日前,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網絡發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提出國家將推廣使用網絡發票管理系統開具發票,力爭在三年內將網絡發票推廣到全國。這一消息再次令C2C網店納稅問題浮出水面。京東商城、當當網等B2C電商一般都會默認開具發票,但對于中小賣家而言,網絡發票無疑成了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整個電商環境從兩三年前的百花齊放,到如今的江河日下,讓中小賣家們“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小本買賣承擔不起?
C2C賣家Louie在淘寶上從事鞋襪生意,她向《IT時報》記者抱怨,這幾年生意越來越難做。2010年他們小店剛起步時,業務量增長很快,不用做什么宣傳,就會有許多顧客光臨,一個月銷售額可以達幾十萬。雖然Louie已經注冊了企業,有義務開發票,但在發票問題上,買賣雙方卻心照不宣。“鑒于網上的鞋襪比線下便宜很多,一般上網來淘貨的買家不會索要發票。如果特別提及要開發票,一句‘沒有’也就打發了,不買拉倒。因為買家很多,損失一兩個根本無所謂。”
然而,近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隨著同類網店競爭的加劇,Louie的網店開始走下坡路,有時候一天能賣掉十幾雙絲襪就不錯了。成本越來越高,價格越來越低,但是顧客越來越少,加上電商平臺的擠壓,更讓中小賣家苦不堪言。“現在的淘寶,購買一個模板就要成百上千元,買一個顧客分析軟件要兩三千,如果要排到搜索前列,費用更是驚人。”Louie告訴記者,現在店里很多絲襪都是虧本銷售,售價為7元的絲襪,各類成本加起來要8元,賣得越多虧得越多。“許多大網店都是通過‘跑量’,從供貨商那里獲得折扣來賺錢的,中小賣家根本做不到這點。在目前這個情況下再開發票更難撐下去。”
自己開網店設計并制作服裝的掌柜小琳也有同樣觀點。“隨著電商的發展,消費者在網上購物對發票的意識越來越強,但是我們承擔不起這么高的支出,如果有消費者索要發票,我們會去黃牛那里買一些發票來搪塞。在和買家交流時,我們都說得明明白白,需要正規發票的請去品牌服飾專賣店,我們這里都是小本買賣,都是低價銷售。”
規范市場 保障各方利益
不過,也有一些賣家支持網絡發票的推行。“電商市場越來越混亂,國家出臺各類政策,從長遠來看是一件好事,有利于規范整個市場,可以更好地保障中小賣家和消費者的權益。” 網店賣家“成一”對《IT時報》記者說,如果不能提供發票,消費者一旦遇到問題難以維權,就可能會在網上通過“差評”等方式進行宣泄,導致買賣雙方矛盾激化;消費者對中小網店信任度下降,也不利于網店的發展。
成一說,他哥哥也曾在淘寶開店,做化妝品生意,沒有一個差評。但是前兩天剛剛關店了,改到實體店賣服裝了。“他說實體店更省心,買賣關系更容易處理,不像網上這么混亂。電商這幾年發展很快,數量越來越多,體系越來越龐大。然而,在急劇膨脹的背后,相應的規章制度和監管制度卻遠遠落后。由市場主導的體系導致價格戰比以往更加激烈,但是這對消費者而言并不意味著實惠。假冒偽劣產品泛濫,網絡監管真空,將帶來更大的安全隱患。”成一坦言,“其實發票對我來說不算什么,關鍵是正規化之后,能不能切實保障我們賣家的權益?”
網店賣家clora也認為,“對于中小賣家而言,在這么激烈的競爭格局下,優勝劣汰很正常。我們支持政府部門通過網絡發票等手段加強監管。但是不能只拍蒼蠅,不打老虎。一方面要求中小賣家開具網絡發票,一方面放任電商平臺對中小賣家的壓榨。希望能加強對平臺的監督管理,讓中小賣家生存在一個相對公平的環境中。”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多家購物網站日前都放言,將在下半年繼續“引領”電商價格戰,作為消費者,面對商家的各種打折優惠促銷,非常需要提升自己的鑒別能力。如意淘是目前國內用戶使用最多的網購比價工具,其能夠幫助用戶在各網站>>>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發票利劍高懸:中小賣家喜憂參半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731/7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