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日消息,美國《財富》雜志網絡版近日撰文稱,百思買如今內部管理層和創始人爭斗不休,外部面臨著來自亞馬遜等在線零售商的激烈競爭,這家昔日的科技產品零售巨頭或將在內憂外困中被拖垮。
以下為文章概要:
多年以來,數不清的科技產品零售商走向了終結。Circuit City、CompUSA和Babbages曾經是消費者購買最新科技產品的最佳去處。如今,這些品牌都已經不見蹤影。盡管Systemax收購了CompUSA和Circuit City的品牌,但它們早已面目全非。
而直到前不久,百思買一直活得很好。這家公司目睹了無數競爭對手的失敗,最終找到了對抗亞馬遜等在線零售商的辦法,例如該公司推出的類似于蘋果“天才吧”的Geek Squad服務。然而,如今的百思買已經陷入深深的麻煩之中。與它過去的實體競爭對手死于外力不同,百思買面臨著內部混亂和外部競爭激烈雙重難題。
先從內部管理混亂說起。
今年4月份,時任CEO布萊恩·鄧恩因涉嫌與一名女性員工有染而被迫辭職。該公司審計委員會5月份公布的調查報告顯示,鄧恩曾給這名女員工600美元,并“電話聯系她至少224次,其中包括33次通話、149條短信和42個圖片或視頻信息。”
盡管審計委員會稱“二人關系并非情侶關系,也沒有任何不正常之處,”但這起丑聞并未以鄧恩的辭職而終結。審計委員會還發現百思買創始人、時任董事會主席理查德·舒爾茨去年12月就對二人的關系知情,但并未告知審計委員會、人力資源部門或任何董事會成員。審計委員會認為舒爾茨的這一做法“不恰當”,因而要求舒爾茨辭去董事會主席職務。
隨后,新的臨時CEO和董事會主席上任,百思買的這起鬧劇似乎也將隨之終結,但事實上并沒有。
6月份,《紐約時報》爆料稱,仍擁有20.1%百思買股權的舒爾茨,正在與多家銀行界人士討論奪回百思買控制權并將其私有化。目前尚不清楚舒爾茨是否會與主要投資者合作收購余下股權,還是放棄自己的持股與潛在買家達成協議。不過,有報道稱,舒爾茨可能會選擇伺機而動,等待可能出現的好機會。百思買股價今年初以來已經下滑24%,自去年夏天至今已下滑38%。百思買如今的市值更是僅為60.4億美元,其內部混亂已經使得該公司的收購價格比以往更低。
更糟糕的是,百思買還面臨著各種外部壓力和財務上的困境,而這些可能會進一步打壓其已經很低的股價。乍一看,百思買的財務表現可能并不是如此令人擔憂。在該公司截至5月5日的第一財季,百思買營收為116億美元,盈利1.58億美元。該公司營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3億美元,但利潤卻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2億美元。
這并非唯一的壞消息。百思買第一財季每平方英尺店面空間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另外百思買平均每間店面營業利潤下滑了13%。這一現實得到了臨時CEO麥克·麥肯的承認。麥肯在業績報告中說,“我們知道我們必須更好地適應市場的新環境,我們正在制定長遠計劃,以拉近百思買同消費者的距離,實現公司的持續、盈利的發展。”
百思買的問題很簡單:成本過高。百思買上季度需要支付424萬平方英尺的零售店面租金,而亞馬遜、Overstock和其他在線零售商根本就不必擔心這類成本。為了獲得盈利,百思買被迫將這一成本加入到產品之中,推高了產品的售價,從而將消費者趕到了網上。這并非新的問題,但該問題越來越令人擔憂。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百思買今年初宣布將關閉50家表現不佳的門店。截至5月12日,該公司關閉了這些門店中的41家。關閉表現不佳的門店是百思買重組計劃的一部分。百思買還計劃削減企業客戶支持的成本,并降低產品成本。百思買希望到2015財年削減8億美元成本。
但百思買未來走向何方,以及屆時是否仍是一家上市公司,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老謝)現在做電商的有很多,那么作為電商經理人,常常會糾結這5個問題,分析之。 重視品牌 VS 強調廣告 廣告是風,公共關系是太陽-伊索寓言里,風和太陽曾經爭吵過兩者誰比誰更強。看到一個旅行者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百思買內憂外困 昔日零售巨頭或被拖垮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802/79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