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低價的電商圖書和電子書,借書網站從出生那天起,就注定了只有靠更低價的營銷模式甚至是免費借閱來謀取市場空間。不過,這樣做卻給借書網站帶來生存的壓力,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是它們面臨的最大難題。
夾縫中頑強生長
青番茄創始人張麗娟告訴《IT時報》記者,“青番茄的借閱和上門取書送書都是免費的,我們抱著浪漫的初衷,希望大家都能來享受閱讀的快樂。但事實上,人力資源、倉儲、物流以及購書的成本,讓我們舉步維艱。”僅以青番茄目前50余萬種圖書的數量來看,其購書的成本就達數百萬,這還不包括庫存、物流和人力等成本。文迪借書網和書飛網采用會員制,在文迪每年支付59元,可以借閱3次,每次兩本;而書飛網的價格更貴一些,一個季度80元,可以借閱3次,每次三本。然而,這樣的會員費仍然是杯水車薪,不足以支付各類成本。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廣告市場和企業圖書館市場。
國內企業圖書館存在缺失,大公司總部的圖書館往往建得很大,卻由于地域分隔,分公司卻無法共享,只好重復建設。或者由于圖書類型太窄、更新速度太慢、缺乏專業的管理人員,即便是投入了幾十甚至上百萬,效果也不理想,最終造成資源浪費。而借書網站則為企業定期更換有針對性的書籍,從專業的角度幫企業打點圖書館,企業支付一定的年費。和廣告商合作是另一個主要盈利點。譬如,書皮上會寫著“您的本次免費閱讀是由某某某提供的”,以達到廣告宣傳的目的。
然而,僅僅靠這些盈利點仍然不夠。文迪和青番茄都表示,目前仍然處于虧損狀態,力爭今年年底前實現盈利。他們都想在市場尚未成熟之前,盡可能把平臺做大,這有點像初期的電商和團購網站。問題在于,真正忠實的用戶能有多少?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許多人對借書網站并不感冒。
希望與傳統圖書館優勢互補
借書網站還面臨來自傳統圖書館的沖擊。對于擁有千百萬冊藏書的圖書館而言,借書網站區區幾十萬冊沒有太大優勢,它們只能從細分市場著手。“我們會經常購買一些圖書館尚未收錄的最新小說、經濟類圖書和其他暢銷書,而受眾也主要定位于白領、學生等等。自己購買嫌太貴,圖書館里又借不到的書籍,是我們主要的突破口。”張麗娟說,借書網站和傳統圖書館或者書店并不是此消彼長的競爭關系,而是同為一體的,“我們都在推廣閱讀,只是各自的側重點和方式不同”。
而傳統圖書館也正在尋找轉型的模式。上海、深圳等地一些大型圖書館已率先開設“網上借書”服務,讀者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借閱自己想看的書籍。上海圖書館相關人士表示,“借書網站的一些模式給我們帶來一些啟迪。如果能探索較好的合作模式,消化成本難題,可以把更多好書直接送到人們身邊。”-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宗寧)畢勝這個人很實在,和我一樣,在業內不說業內的好話,甚至連周邊都要中槍。從一開始到現在,都一直在唱衰電商,不為融資低頭值得肯定,很多說法也很實際,如果說黑暗一點的推測,就是揭露行業>>>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靠低價獲得市場空間 借書網站苦尋贏利模式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806/7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