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wǎng)專欄 作者:張野)最近,似乎又有不少大嘴巴開始扯品牌論,怎么去做品牌,去分析知名品牌的成功路徑,每個人想法或許不一樣,但絕大部分都是純扯談式的內(nèi)容。針對單個或者幾個成功品牌的分析或許看起來很有道理,但根據(jù)作者本人思維乃至目的而引導的言論沒有什么值得借鑒的地方,同品類同等檔次兩個品牌的調性尚可以天差地別,何況無厘頭式的風評?
在網(wǎng)上發(fā)文,尤其是理論或方法論的貼,必須對自己的讀者負責。如果是理論,泛性為主的請自持身份,等待贊同以及板磚,然后盡責的自圓其說即可。如果是方法論,那就務必講清楚適用的范圍和人群乃至預估其投入產(chǎn)出,結果等等。可目前的情況是,很多“電商文人”自己搞不清方法論和理論的區(qū)別,把一些閑扯的東西胡亂定性,導致毀譽參半,能讓人花時間毀的自然必然是很極品了,譽的如果不是胡亂跟風就必然要為自己的眼光而買單了。
這里也提醒對品牌感興趣的朋友,聊品牌的人甚至很成功的品牌操盤手很多都是野路子出身,但是有種東西叫天賦,而且,這一類人一般也是在找到感覺之后惡補系統(tǒng)性的東西才能講的頭頭是道,因為更多情況下,很多能做成品牌的人寫不出什么東西,被人問急了除了一點實戰(zhàn)經(jīng)驗分享以外就是兩個字“感覺”!作為沒有太強烈“感覺”的正常人必須去惡補一些品牌知識,看書是最好的選擇,能印成書籍流程的未必很好,但必然不會太差。而一本好書里面的某一段可能就會給你帶來一生的影響。
這里有個建議,關于品牌,有實力或者能力的大可以系統(tǒng)性的去闡釋你的獨特思維路徑,如系統(tǒng)總結類型的《品牌22律》、亦可以是學術探討型的《品牌的起源》、乃至實戰(zhàn)流的《控腦》,“系統(tǒng)性品牌論”的強大在于理論本身可以解釋幾乎所有問題,而不是以偏概全,或者以否定別人為基調的去推廣自己。如果做不到,和本人一樣是胡亂的噴子,隨性而寫,就把丟掉的操守撿起來,至少把自己的姿態(tài)以及所寫文字的姿態(tài)放低。比如,文字末了,多加一句“個人感悟,謹慎參考”既可把一半噴你的人嘴堵住,也讓一半贊你的人更理性。
文人首重風骨,電商文人更應該撿起操守,敢為自己寫的東西買單,敢為因信任你理論而去實操的人解難才是正道。噱頭或者嘩眾取寵帶來的知名度或許有其商業(yè)價值,但除了錢,你失去的是為人的正直品性,以及被輿論包圍的生活。“品牌”的確是個復雜的東西,但做品牌有時卻很簡單,看別的理論不如去琢磨一下自己類目前幾名的成功路徑,如果是大資本,或者按照一定套路靠資源推出的可以跳過。而偶爾性成就的品牌,你去研究偶然中的必然才是價值所在。
為什么說做品牌可以很簡單?就是因為那些偶然里面的必然經(jīng)常是由一個點成就的,我在之前一篇“網(wǎng)絡品牌急速打造之道”中已經(jīng)把絕大部分互聯(lián)網(wǎng)品牌的成功路徑點出(http://bbs.paidai.com/topic/104486)這個帖子中提到的品牌錯覺五要素:包裝、知名度、位置、價格、質量。其中任何一個點都可能成為那個必然的條件,尤其是“知名度”這一塊的操作。最近在整合一些品牌傳播資源的時候,也再次做了一些思考,因為“知名度”可以做出來,而不一定要硬廣堆出來。其中以往因為硬廣渠道性價比尚可而忽略的基礎渠道又再次進入眼前,論壇、博客、知道、軟文、空間、百科等等,對關注品牌傳播渠道研究的最簡單方式就是百度其相關關鍵詞,看搜索結果里面信息的展現(xiàn)分布,你去試試你關注的品牌當中有沒有在這幾個渠道大力推廣的。當然,我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不管做到什么量級的品牌,如果沒有人為推廣,信息都是非常少的,并且信息負面比例會很高。
這也是為什么我說品牌做起來有時候很簡單的原因,當基礎條件達到之后,只需要利用一個渠道做堅持重復的事情就可以成功,這一點相信你搜完了關注品牌的關鍵詞后必然心理有譜。你需要做的是,競爭對手重視的渠道競爭是否激烈,還有哪個渠道存在空隙。我可以告訴你,只要你找,肯定會有適合你的土壤。然后找到自己的方法,堅持的去做,當你在全網(wǎng)渠道簡單的鋪量之后,把一個渠道做成優(yōu)勢,你的品牌再不成功就完全是定位和運營能力的問題了。
而為什么我說品牌很簡單,很多渠道仍有大片土壤的情況下,還是很多人不懂怎么去做,甚至輿論都在抨擊或有意識的忽略這些渠道呢?一個“利”字盡可解釋,把你們研究CPS、研究CPA、研究直通車、研究百度競價的精力花一半到這些渠道你絕對會有收獲。因為水很深,淺嘗輒止只會讓你對這些渠道失去信心。而真正靠這些渠道賺錢的人或者組織,都在悄悄的發(fā)展。 話已至此,你是否會去做點什么? 關于這些渠道的門道和水份,晚點我將單獨開一篇帖子扯談一二。如果你感興趣,或者對本文提到的東西有所感觸,歡迎回復交流探討。
個人感悟,謹慎參考;
對于因本文中一些言論而自覺中槍的朋友,我表示萬分抱歉。
推薦閱讀
曾多次表示不會涉足自有品牌的鞋類B2C樂淘,近日卻食言上線了5個自有品牌,對此樂淘網(wǎng)副總裁陳虎稱,轉型品牌商主要是因為難捱長期虧損,必須尋找新出路。然而,在分析人士看來,運營自有品牌可以在毛利率上有所提升>>>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文人”的操守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808/80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