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王帥在微博放言稱“賺錢的電商,都在淘寶。”在電商網站普遍不景氣的當下,這一句引發業界熱議的概括倒出了電商實態。目前,淘寶之外,電商企業贏利個案幾乎為零。
與那些高投資、高運營、高成本的電商網站們不同,對于這些在淘寶天貓上摸爬滾打的“小而美”們來說,抓住用戶、做好產品、活好自己比什么重要。
淘寶設計師原創品牌裂帛創始人湯大風在談及公司發展時坦言,裂帛想做的首先是能養活自己,其次是做中國的設計師品牌,最后才是順便上市。“有無數青春記憶的伙伴,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湯大風說,這樣的未來藍圖比獲得融資更讓她喜歡。
“風投的錢,現在還放在我們公司的賬戶上躺著睡覺。”對于裂帛近期獲得一筆約8000萬元的融資,湯大風如是表示,“融資只是為了更高的標準。”據了解,2007年裂帛的年銷售額為500萬,2011年沖至2億,今年預計將超過5億。
對于淘寶天貓上的品牌來說,先解決溫飽,才能繼而發展。原創品牌PBA化妝品創始人蘇桂強表示,在電商發展中一定要先找到活下來的辦法,融資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成了融資有功,敗了跟融資沒關系。”PBA在2008年初創階段實現銷售額200萬,2009年1000萬,2011年迅速增至8000萬。和賣第三方品牌的電商不一樣,自有品牌化妝品電商的毛利率甚至可以高達到60-80%。
說到賺錢經驗,蘇桂強表示,“去淘寶、天貓等人多的地方賣東西,以盡可能個性化、小眾化的產品打開市場,專注于一個領域才能夠脫穎而出。”蘇桂強表示,個性化的商品非常適合網絡零售,最能吸引用戶眼球。網絡零售和所有的商業項目是一樣的,有人盈有人虧很正常,能否盈利不是行業問題而是企業自身問題,服務好用戶、真正地“不差錢”才能得以更好的發展。
據悉,淘寶上每天新增店鋪達到近萬家,電商財富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據天貓數據,剛改名天貓原創的淘品牌群體中,從2010年剛創時的數十家發展成目前的接近200家,平均年交易額集中在3000-5000萬之間,并早已度過盈虧平衡點,無論是盈利能力還是再發展能力來看,很多淘品牌已經超過某些B2C企業。韓都衣舍、御泥坊、茵曼、七格格……這些從小長大的品牌在淘寶、天貓已經擁有各自的固定用戶、口碑甚至可以在微博上為其吶喊的粉絲團,這也難怪會獲得風投們的青睞。
綠盒子CEO吳芳芳表示,“小而美的公司在淘寶天貓上有很多,大多發展不錯,小品牌通常更具備良好的利潤空間。用心服務好你的老客戶,他們是做好口碑宣傳的利器。”
據悉,在淘寶每天固定訪客數高達1億,其中絕大部分流量是無需成本、免費引導至賣家店鋪的。商家們花上20-30元的成本即可實現一筆新用戶成交,這是目前獨立B2C近乎300元單筆營銷成本的十分之一。
也有業內人士爆料稱,有一家天貓原創辛辛苦苦打造了自已的B2C平臺,但銷售額只占到總銷售的3.6%,而其它的B2C銷售平臺,銷售占比也不過10.7%,大淘寶依然是銷售的主要貢獻地!又將重心轉回了淘寶平臺。
推薦閱讀
速途網訊 多種跡象表明,凡客在2012年真正到回歸到產品本位。CEO陳年近日也指出,凡客的品牌自信來源于產品本身,產品的時尚度和品質功不可沒。那么,過去的大半年時間里,凡客如何與供應商就訂單計劃、原料選定、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淘寶賺錢電商坦言有用戶比什么都重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808/80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