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30年,歷次價格戰一一貫穿,從制造到零售,從線下到線上,回腸蕩氣、人仰馬翻!
京東劉強東正在風頭上。然而怎能忘,昔日家電圈兩位價格戰帶頭大哥有過的崢嶸歲月稠。
今天,在你備足現金準備搶購京東大家電的時候,本站為你盤點這三位中國家電(制造、零售)史上最有名“價格屠夫”的戰術。他們的打法、手法、破局點,帶有清晰的時代特征,值得回味。
三位依次是倪潤峰、黃光裕、劉強東。
在讓他們一一出場之前,我們先略看下圍觀各方對京東在大家電上與蘇寧開打的觀點。零點研究咨詢的袁岳認為:
“此戰蘇寧如戰國之秦,京東如趙,國美(微博)如楚。京蘇勝負無關國美之負,蘇寧戰略布局全面此戰對其戰略有所纏困,但相比較而論,京東更險字當頭。”
但錫恩企業顧問董事長姜汝祥顯然不這么認為,他覺得這是代表20世紀傳統渠道的蘇寧與代表21世紀網絡渠道的京東——兩種模式的較量,從性質上而言,蘇寧輸了先機。
你更同意誰?
本站更同意姜汝祥。事實上,我們在接下來的回顧總結中可以看到,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每個年代的價格戰與代表性“屠夫”,其挾持的手段絕非降價那么簡單,背后均擊中了時代與產業當時的痛點。倪潤峰的降價(其實他第一次動價格時,是漲價),動了定價機制——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塊磚,以降價手段在那個年代成功撬動了供需的杠桿。黃光裕的價格戰,所倚重的是渠道,他的霸氣來自于家電產品進入產量過剩而同質化年代、而他手中又握有份額占優(后期是相對壟斷)的渠道,遂想打死“老二”、一統天下。劉強東的價格戰,則像姜汝祥所說,代表了新模式甚至新消費者的崛起。姜總結的劉強東“很二,但很靠譜”、“很牛,但很實干”、“很吹,但很合得來”、“很沖,但很真實”的特點,迎合了新一代消費者價值觀,這是仍在傳統模式、眼光、團隊風氣價值觀中打轉的蘇寧,炮制不出來的營銷氣場。
價格戰事實:
《中國企業家》雜志曾報道,
1989年,當年8月,國家征收彩電特別消費稅,長虹老總倪潤峰根據市場形勢,率先在國內做出彩電降價300元的決定,啟動停滯的彩電市場,打破了銷售僵局,使資金快速回籠,救活了當時已經陷入困境的長虹。
這是中國家電史上的第一次“價格戰”。
1996年,面對“洋彩電”大舉進軍的嚴峻市場形勢,倪潤峰再一次拿起價格武器,率先打響反擊的價格戰。該年3月26日,長虹宣布從即日起,長虹所有品牌彩電一律降價銷售,全面降價幅度高達18%,這被稱為“驚人的跳樓價”。
當時不少人認為倪潤峰這是在“自尋死路”。 但事實證明,長虹獲得了大量訂單,彩電的市場占有率一路攀升,由1995年的22%猛增至35%,從而成為中國名副其實的彩電第一品牌。
失靈:
但倪氏價格戰在他企業家生涯后期就玩不轉了。1999年,長虹降價卻沒達到搶占市場份額目的后,倪潤峰“下課”,兩年后再度出任CEO,又次祭出“價格戰”的招術,仍然不靈,因為彩電價格事實上已降無可降,而且在多年價格戰中,消費者也很難再被刺激起來。當行業整體利潤降到只有兩三個點,長虹這樣的“價格屠夫”遭同行記恨。“多年的價格戰中,消費者、經銷商、供應商甚至包括地方政府等各方都被牽連其中,長虹因此四面受敵,在市場上一步步走向失利。”
爭議之處:
長虹構建了一個淘汰弱勢企業并迅速做大的模式,卻沒有建立一套盈利模式,因此落下“大而不強”的話柄。
但多年后,創維集團總裁張學斌(微博)卻表達了他對倪潤峰的佩服:
1996年在整個市場非常混亂時,他敢于首先發動價格戰,這種價格戰打下來當然對產業本身是有傷害,這是一把雙刃劍,對國內品牌有傷害,但它帶來的是什么結果呢?就是國內市場相對集中,形成了經營的寡頭,如果說還是打亂仗,還是諸侯混戰的局面,那產業會非常亂,很難形成比較強大的力量抵御外來的競爭。倪總發動的價格戰,盡管大家很艱難,活的很艱苦,大家不能掙錢了,企業很長一段時間不能掙錢,有些生存能力差一點、抵抗力差一點的企業就過不了冬,凍死了,剩下的就是身強力壯的,或者生存能力非常強的,這也就鍛煉了剩下的一批企業集聚國際競爭力,這與倪總發動的價格戰是有關的。
當然也有人說倪總是行業的老大,這個老大沒帶好頭,但我們反過來看,這種血拼帶來的是大家生存能力的提升,最終中國市場在跟外資品牌競爭中贏得了主動,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從這一點來講,我內心還是非常敬佩倪潤峰。
結局:
隨著國美、蘇寧等大零售商的崛起,長虹等家電制造商在產業鏈上的話語主導權開始喪失。
于是,我們看到了第二個舉起價格屠刀的人物:黃光裕。
2000年代:黃光裕
價格戰事實:
據《中國企業家》報道:
2005年6月,永樂高調進入南京,宣稱要通過價格戰將南京家電市場價格拉下10%-15%,在永樂掀起的價格戰草草收場之后,國美接踵而來。國美將一級城市布局的最后一站放在了南京,國美董事長黃光裕宣稱,“拼著三年不贏利,要將南京家電市場拉下10%-15%。”
為了吸引消費者,國美要求供應商提供大量價格極低的促銷品,這使國美南京店在7月23日凌晨開業時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據說,大門一開,多數涌入的人群都是供應商人員,因為促銷品價格過低,“大出血”的供應商無奈之下出此下策——決心將促銷品自行搶購回來。
價格戰與惡性競爭之血腥,甚至讓幾位老板不得不坐下來定期秘會,以控制價格戰。
但這只是桌面上的游戲——為了維護僅存的一點體面,桌子之下,該掐照掐。
2006年7月25日,國美收購老三永樂后,黃光裕立即悍然向老二蘇寧發動價格戰。他明確表示:“合并后的新公司具備了更強的價格競爭能力,在合并后同競爭對手的競爭中會繼續和加大價格戰。”
當年7月31日,黃光裕放言:“打到蘇寧與國美合并為止。”
手法:
推薦閱讀 8月21日消息,今天上午, 藝龍 CEO崔廣福在財報溝通會上表示,對于攜程掀起的價格戰堅決反對,“但我們也不懼怕”。 崔廣福表示,面對價格戰,藝龍仍然按照既定目標投入,并繼續向中小OTA企業開放庫存。 “價格戰不是>>>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盤點:中國家電史上最有名的“價格屠夫”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821/81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