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半年,我們經歷的電商價格戰
不到6個月,電商企業就上演了兩場價格戰,一場堪稱史上參與范圍最大的價格戰,另一場則是聲勢最高噓聲也最高的價格戰。
我們盤點今年出現的這兩場可以載入電商發展史冊的價格戰不難發現,主角相對固定,以京東、蘇寧、天貓、亞馬遜中國為主,配角則希望在跟風中“沾光”。
盡管對電商如此高調和頻繁的價格戰各方褒貶不一,但是有一點不得不認同:無論發起方和過程如何,這場價格戰實實在在刺激了消費。這比政府部門投入出臺補貼政策拉動消費來得更簡單更直接。
價格戰是市場行為,采取價格攻勢也是商業企業在市場站穩腳跟的不二法則。與其這樣,我們來回比價的同時,也應該理性看待所謂的“最猛價格戰”、“全網最低”等促銷噱頭。
我們盤點今年兩場聲勢浩大的價格戰,試圖撥開迷霧,發現價格戰背后更多耐人尋味的東西。
細數電商史上兩次最猛烈價格大戰
今年首度打響價格戰
蘇寧易購宣布投入10億元特價貨源和上億讓利額度。
4月16日
亞馬遜中國宣布啟動史上規模最大、參與品牌最多的促銷活動,數十萬商品平均降幅超30%。
4月23日
天貓補貼2億元,支持商家在“史上最大規模的價格戰”中保持低價優勢。
5月7日
蘇寧易購投入20億元特價貨源和4億元讓利額度。京東商城投入5億元進行家電產品促銷。
5月8日
新蛋網宣布投入3億元讓利額度加入價格戰。
5月14日
當當網宣布將發起今年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圖書讓利活動,跟進史上“最猛價格戰”。
5月23日
蘇寧啟動為期一個月的全網比價活動,如果消費者發現蘇寧易購價格比同類網站高,將返還差額。同時線上線下聯動力保易購市場份額。
5月31日
天貓宣布在“雙11”大促之外再造“6·18狂歡節”,首次正面叫板京東商城店慶日。
6月14日
京東商城推出京東諾曼底“全場0利讓利10億元”。蘇寧易購開啟“超級0元購,買多少返多少”。天貓追加1000萬元總共5000萬元現金紅包回饋會員。
6月18日
今年第二次打響價格戰
劉強東微博宣戰,京東大家電保證便宜10%。蘇寧易購回應挑戰:所有商品價格低于京東。國美回應:全線商品比京東低5%。當當網李國慶稱手機、電腦、小家電、大家電等全品類商品迎戰。
8月14日
京東稱價格戰期間銷售已超2億元。蘇寧電器股價當日逆轉漲停,成交量創上市以來最高。國美電器大跌6.94%。
8月15日
蘇寧易購李斌宣布增加5億資源確保3C底價。國美電器表示繼續價格戰,股價半日漲1.49%。蘇寧電器跌4.48%,報6.18元。
8月16日
電商戰重心下移至國美、蘇寧實體店,線下線上同價反擊京東。有媒體稱劉強東宣布停戰,但劉強東隨即否認。大中、永樂加入價格戰。
8月17日
當價格成為電商贏得市場份額的重要手段時,劉強東稱開打全品類價格戰。
8月18日
京東價格情報員著便衣進入蘇寧聯想橋店;價格戰各方進入常態促銷狀態。
8月20日
時間:
4月16日-7月初
發起方:
■蘇寧易購
主要參戰方:
■京東商城■天貓■國美庫巴網■當當網■亞馬遜中國■新蛋網
參戰品類:
■圖書■服飾■日化■3C■家電等全品類
戰況點評
一場不惜投入的價格戰
在這場大規模的價格戰中,B2C陣營的矛頭方向比較一致,都或明或暗地指向了準備“慶生”并大出風頭的京東商城。而京東商城、蘇寧易購等電商掏真金白銀促銷,讓不少消費者心頭至今仍可回味起守在電腦前搶便宜的興奮。
京東商城上半年業績顯示,其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120%,但凈利潤依然為負。而挑起今年第一輪價格戰的蘇寧易購上半年實現銷售52.8億元,并確定全年200億元的最低銷售目標。蘇寧易購雖然有母公司蘇寧電器的大量輸血,但在換來上半年銷售數字的同時,蘇寧電器對其在促銷、人力等方面的大力投入使其成為蘇寧上市公司重要的“出血點”,拖累集團整體業績增長。但蘇寧并不想就此罷手。蘇寧電器董事長張近東要求蘇寧易購必須提速發展,不要考慮短期利益,持續加大市場、信息、物流的投入,全面保持競爭優勢。由此看來,迎戰京東的“8·15”最猛烈價格戰也就勢在必行了。
其實,無論是京東還是蘇寧,都希望不斷上演價格戰,從而博得消費者、投資人、供貨商、同行的關注。盡管外界一直在質疑京東的虧損,但其實資金鏈的牢固是新興電商企業今年能夠存活下來的關鍵。按照京東2011年營業額210億元、凈虧損11.3億元計算,其當年的虧損率為5%;傳言京東今年的銷售目標已從600億元增至1000億元,根據電商行業5%-10%的虧損率計算,今年京東的虧損額最低將是30億元,最高100億元。而京東最近一筆融資是去年初的15億美元,如果繼續燒錢換規模,那么它的資金就成為一個關鍵點。這也是近期坊間不斷傳聞京東加速上市、接觸私募繼續融資的原因了。而價格戰成為電商最大規模、贏得市場份額,從而得到資本青睞的重要手段。
從蘇寧來講,今年傳統家電市場的整體不景氣已令蘇寧利潤增速放緩。盡管如此,蘇寧還是大力增援新軍蘇寧易購,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背景
自2004年京東商城成立以來,其在8年時間內完成了近17億美元的融資規模,并在過去5年間保持最低100%的年增速。這使京東商城一度成為最受風投追捧的公司之一,同時也讓京東在2012年成為整個電商領域的“公敵”。曾有消息稱,京東商城今年9月欲上市,京東要在鞏固既有成績下,大幅趕超對手,IPO利大于弊。
京東在B2C市場的絕對市場份額,讓試圖進入電子商務市場的企業將其作為重點競爭對手,博取眼球。蘇寧易購便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今年4月,蘇寧強勢切入電子商務,沿襲電子商務“燒錢換規模”的策略,把京東作為開炮的第一個靶子,瞄準的是一年一度的京東店慶月。因為按照企業戰略,每年6月最大規模促銷換來的業績將是京東下半年的銷售目標。蘇寧電器副董事長孫為民更是放出豪言,蘇寧會階段性進行“暴風驟雨式”價格戰,刺激用戶對蘇寧易購的關注。蘇寧易購就這樣點燃了“史上最大規模價格戰”的硝煙。
推薦閱讀
電商價格戰眾生相 從4月至今,兩輪價格戰讓無數企業關注并投入其中。從最先點起價格戰戰火的蘇寧易購、宣布投入巨資打價格戰的亞馬遜中國,到此前從未參與過價格戰的易迅網、新蛋網,再到各類非電商網站,除了比價網>>>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822/8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