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這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最波瀾壯闊的3年,精彩如戲。
2009年底到2010年初,我們關注了《淘寶變局下的大賣家們》。當時的天貓還不是天貓,而是剛剛建立起不到兩年的淘寶商城。動作頻頻的淘寶讓很多人意識到,淘寶為電子商務參與者提供水、電、煤等基礎服務,使大量的傳統企業品牌商進駐,這也就意味著淘寶的天平開始大力地向B2C傾斜,就像我們如今看到的結果一樣。
不過,這只是阿里想要建立生態系統的開端。到2011年間,大賣家紛紛快跑轉型、淘品牌大肆涌現,傳統企業入駐淘寶商城,阿里也在不斷優化和填補自己作為生態系統的決心。2012年,阿里體系終于調整為以原始的淘寶、為電商提供比價服務的一淘、B2C平臺天貓、團購平臺聚劃算、阿里云等七大新事業群。
B2C這3年間,經歷了拼價格、拼規模的過程,逐漸回歸理性拼供應鏈和服務;經歷了由京東、當當、亞馬遜、凡客到各個垂直細分領域擴展,比如最早的母嬰類《復盤紅孩子》、箱包《麥包包的OEM轉身》、到家居建材《玩轉復雜電子商務》、奢侈品《買手制的電商迷思》,還包括外貿電商《外貿電子商務:盒子里的光》等很多領域。
當然跑得最快的一定最早經歷坎坷,就像2011年底凡客所經歷的《凡客陣痛》。B2C在這3年中,也從資本熱衷的對象跌入過資本謹慎的低谷。在資本的助力下,當當網、麥考林、唯品會完成了上市一躍。但流血上市的局面對整個大勢并不是利好,大家都在期待,下一個上市的會是誰呢?凡客?京東?
最受關注的京東商城從2009年的40億元銷售額到2011年的210億元,但IPO之旅似乎沒有想象的順利,正如8月中旬你所見到的電商價格大戰,這也是B2C這幾年的巔峰之戰。傳統行業開始通過電子商務強勢轉身不破不立,以蘇寧易購、國美網上商城等為代表的線下軍團大肆猛攻,阻擊京東IPO,過程跌宕如戲,讓電商行業集中的被更多人圍觀了一次。
3年當中也有流星,團購就是一個獨特的篇章。從Groupon的模式的興起到2010年-2011年間,國內團購從“千團大戰”式的大躍進,到大規模死亡用了僅僅一年的時間。《拉手為什么這樣紅》、《王興這個人》都在講述團購的故事,誰能堅持到最后還需拭目以待。
2010年12月,《移動互聯網投資:接近臨界點》一文說“移動互聯網將成為電子商務之后即將大規模爆發的產業,創業者們都在全力以赴,投資人也是。”我們預測的非常準確,與此同時在這股大勢下,電子商務的觸角打上了移動端的快車,無論是以O2O為載體的線下線上整合的模式,還是純粹在手機端再次建立全新的電商平臺和秩序,電子商務和我們生活的融合一刻都沒有停歇。
作為一個流量生意,電商的不斷發展勢必要告別粗放的流量“噴灌”,開始向更先進的“流量滴灌”模式進化。《Pinterest背后:流量滴灌時代》以導購模式為代表的新一代電商種子開始生發。《右腦互聯網》讓很多人開始關注電商中的“右腦商品”,《在導購的田野上》告訴了大家當下最新的導購模式。
時代和電商的脈搏,需要一個符合新頻率新效率的事情出現。這正是電子商務發現嶄新生命的最好時期。
推薦閱讀
北京時間9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 亞馬遜 當地時間上周五表示,該公司將允許新款Kindle Fire平板電腦買家在購買產品時多支付15美元,關閉內置的廣告發布功能。 亞馬遜上周四公布了一款尺寸更大的Kindle Fire平>>>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商業價值》雜志:電商起落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0910/84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