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購網專欄 作者:吳健)今年8月以來,電商市場異常火爆,各種大戰與約架頻頻呈現,電商們在賺足了眼球的同時,也迅速為網絡零售擴大了版圖。線上市場的火熱為線下實體零售帶來了一定的沖擊,近期業內的蔓延的“電商威脅論”和“電商圍剿論”更是將實體零售和網絡零售推向對立高潮。
數據顯示,2012年Q2網絡購物交易規模占比呈穩步上升趨勢,從2010Q2的9.0%增長到2012Q2的14.3%,超過傳統零售的8%。而網購對實體零售百貨業態的具體沖擊幅度中,家電業態受電商沖擊最大,幅度約為14.3%,未來幾年將進一步提升到50%~60%;百貨業態幅度約為2.5%,未來可能進一步提升到6.8%~16.8%。
雖然傳統百貨零售受沖擊較小,但發展趨勢不容忽視,各家百貨實體加快了進入互聯網的速度,不過實體零售普遍面臨一種尷尬,實體零售企業不觸網,就跟不上潮流;觸了網,又不可能采取目前行業普遍的燒錢做法。
興長信達高級副總裁呂志剛認為,對于傳統實體企業而言,電子商務是一種機遇,是成為21世紀新型企業的必經之路。據呂志剛介紹,他來自傳統零售企業,后因為商業形態的不斷改變,受邀加入興長信達,正式進入電子商務領域,相比現在的電商企業高管,更懂實體零售。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如果從整個零售行業的發展這個角度來看,電商實質上是零售業態的革新,與其糾結于電商以及實體零售業態的孰優孰劣,不如更多地關注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所占份額是否越來越大。
實際上,網絡零售企業近幾年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實體,雖然除了天貓商城這種平臺型電商之外,大部分B2C電商仍深陷虧損泥潭,并且利用價格的優勢爭奪線下消費者,給傳統零售百貨帶來困擾的電商究竟是不是“狼來了”?
電商觀察員魯振旺表示,對3C、家電、圖書等標準化的產品來說,電商化趨勢較為明顯;而對于高端的、非標準化商品,目前電商難以深入滲透。
呂志剛則認為,網絡零售是零售業新起的形態,給實體帶來沖突是再說難免的,但絕對沒有淪落為“狼”的下常未來3-5年 ,70%的實體都會建立網絡渠道,如何平衡線上線下渠道利益是關鍵,如果無法避免互博,那就同臺唱戲。
從歷史經驗來看,新型業態的出現只會讓整個零售業的蛋糕越做越大,而并沒有給傳統業態帶來生死存亡的問題,實體零售與網絡零售的互掐并不能帶來整體市場的發展,或許握手言和并相互合作才能做大市場。
推薦閱讀
(速途網專欄 作者:曾祥敏)本來以為在B2C不會像B2B和C2C行業一樣出現一家獨大,應該會是一種百花齊放的格局。但沒想到在8月底舉行的弘毅投資年會上,蘇寧電器副總裁任俊曾公開表示母嬰和鞋類將是蘇寧易購首先要突破的>>>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零售非搶奪實體的“狼”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b2b/20121008/87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