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
最早開展“家電下鄉”的四川、山東等地將于本月底結束此項實施了四年的政策,較晚推行此項政策的廣東地區仍然剩余一年多的時間;而在家電賣場當中運用得更為廣泛的“以舊換新”政策則預計到年底到期終止。
這些都意味著家電賣場即將重新回到“無補貼時代”。沒有了補貼政策支持的家電賣場,還會一如既往地保持原有的熱度嗎?商家和廠家通過什么新的噱頭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對于消費者而言,在“無補貼時代”又該如何獲得更多的實惠呢?
“以舊換新”倒計時:年底即將到期
近期,有關家電市場即將“補貼終止”的各種消息盛傳已久。記者仔細查閱了商務部有關政策,根據商務部、財政部等單位公布的《家電以舊換新實施辦法(修訂稿)》,家電“以舊換新”預計在今年12月31日前到期終止。廣州市經貿委方面也向記者正式確認,“以舊換新”的確在年底前到期。有關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政策顯示是12月31日到期。至于會不會延期,一般來說,如果到時沒有出臺相關的延續政策,那么到期就自動終止了。”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以舊換新”政策的出臺,是在當年擴大內需、刺激消費的背景下出臺的。根據“以舊換新”政策實施以來的效果,其促進市場消費、實現產品更新換代的目的已經達到,“補貼政策大多是短期的,不可能長期推行”。這基本上意味著“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屆時將結束。
“家電下鄉”到期:
廣東地區還剩一年多時間
根據財政部、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年9月8日公布的通知,最早實行“家電下鄉”政策的山東、四川、河南和青島四個省市,將從11月30日結束此項政策。從2007年開始實行“家電下鄉”,實施四年之后將告結束。預計其它陸續到期的省份,屆時也將自動終止“家電下鄉”政策。
經濟相對發達的廣東地區較晚實行“家電下鄉”,從2009年2月份才開始。省經貿委方面也確認,廣東地區的家電下鄉在2013年1月底到期。目前還剩下一年三個月的時間。
從國家商務部方面不同時段公布的“家電下鄉”數據足以看出,“家電下鄉”實施以來,擴大了內需,增加了消費需求,給很多農村消費者帶來了實惠。近幾年,很多商家和廠家都借“家電下鄉”滲透到二三級市場。
不過,“家電下鄉”在實施過程當中也出現了很多不和諧之音。比如,某些廠家的“家電下鄉”型號比同檔產品買得更貴,意在獲取更多補貼;有些品牌利用“家電下鄉”騙取補貼;還有的上市公司,將“家電下鄉”的收入列為利潤以尋求更為好看的市場報表等等。
補貼“末班車”:
賣場上演“最后的瘋狂”
對于廣州這樣的一線市場而言,家電“以舊換新”政策的影響力大于“家電下鄉”,因此消費者對于“以舊換新”關注度更為關心。由于基本上確定“以舊換新”政策將于年底到期,延續的可能性很低。受此影響,近期通過“以舊換新”購買家電的消費者數量明顯增多。
據國美電器(微博)數據顯示,目前賣場空調、冰箱等五大品類70%以上的消費者都會通過“以舊換新”來購買,進入10月中旬后,以舊換新業務明顯激增,咨詢電話絡繹不絕,申請上門收舊的用戶環比增幅超過40%。預計12月份,“以舊換新”將迎來一個高峰值。
甚至有不少消費者通過收購家電來進行以舊換新。鑒于政策即將到期,“以舊換新”也成為近期家電市場當中很顯著的一個現象。賣場方面人士預計,在年底前,“以舊換新”有望成為整個賣場最為熱門的關鍵詞之一。
不過,根據各大賣場的實際調查,市場還存有大量的舊家電沒有更新換代,也有很多消費者并不清楚該政策即將到期。從刺激市場的角度考慮,商家也借題發揮。據悉,11月份,國美(微博)將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以舊換新”倒計時的促銷活動,加大國美補貼和供應商補貼的力度。
重回“無補貼時代”:價格實惠仍是主導因素
從政策實行以來,“以舊換新”一直是賣場的主要賣點之一。因此,對于“以舊換新”的結束,商家和廠家普遍“戀戀不舍”,甚至不愿多談。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促銷政策終有結束的一天,未來市場將重回“無補貼時代”。
對此,商家和廠家普遍表示:“沒什么影響。”廣州國美總經理高集群表示:“無論是以舊換新還是家電下鄉,做了那么多了年,效果是遞減的。”美的新聞發言人王金亮表示:“基本上沒什么影響,我們該怎么做還是怎么做。”
而據記者在市場上的隨機調查,消費者普遍希望能夠多獲得一些補貼政策以及價格上的實惠。上周六在廣百天河店的VIP尊享活動促銷現場,消費者蘇小姐正好用“以舊換新”購買了一臺彩電,記者問她是否了解“以舊換新”即將到期。蘇小姐略帶驚訝地說:“是嗎?真的要到期嗎?”顯然,她對于補貼到期沒有準備。蘇小姐還表示:“以舊換新的固定補貼比較好,反正舊家電也要處理的。”
但商家和廠家方面表示,賣場促銷始終是主旋律,沒有了“以舊換新”,也還會有很多“變相補貼”出現,就跟幾年前“無補貼時代”一樣。不過,大多數受訪消費者均表示,“(補貼)有當然比沒有好。”
記者視點:
“以舊換新”機制不能終止
從整體的實施效果看,與“家電下鄉”比,“以舊換新”政策其實更受消費者的歡迎,普遍惠及從農村到城市的大多數消費者。這也是無論廠商還是消費者,都對其戀戀不舍的主因。
近幾年來,以家電產品為代表的電子產品發展很迅速,已經成為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很多到期作廢的電器就成為了“電子垃圾”,隨著時間的發展,未來這樣的“電子垃圾”還可能更多。國家推行的“以舊換新”機制,不僅讓很多廢舊家電發揮了“余熱”,實現了最后的一點價值,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社會環保問題。
此前,有不少企業單打獨斗,自行建立“以舊換新”體系,但因為成本高、回收難等步履維艱。國家政策主導的“以舊換新”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決了這一問題。
“以舊換新”補貼雖然結束,但是“以舊換新”的機制不能就此而結束,而是應當建立起一套有著國家力量支持,廠商、消費者普遍參與的電子產品生產、使用、回收的“循環”機制,多方獲利,社會收益。
推薦閱讀
火與熱的震撼詮釋 國服畫師筆下的死亡之翼>>>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danji/20111109/14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