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絡版今天撰文稱,新一代Wii U游戲機在軟件方面未能滿足玩家需求,硬件的革命性也不夠強,無法吸引足夠的非傳統玩家,導致任天堂舉步維艱。如果要恢復元氣,該公司必須滿足傳統玩家的需求,迅速推出一些真正符合他們需求的游戲。
以下為文章概要:
雖然Wii U發布初期引發不小的轟動,但隨后幾個月的銷量卻逐步萎縮,而且也沒有什么必不可少的游戲。
市場研究公司NPD透露,Wii U的銷量已經較發布時下滑了38%。盡管NPD已近不再追蹤硬件銷量,但該公司估計,Wii U今年1月的銷量在4.5萬至5.9萬臺之間,比之前任何一代游戲機最糟糕的月份還差。
NPD發布的軟件數據同樣不佳。每當有一款針對Wii和Wii U開發的游戲推出時,Wii平臺的銷量都好于Wii U。例如,《Madden》游戲發布時,就連PS Vita版的銷量都超過了Wii U。
我一直認為不應該小看了任天堂,但倘若不作出重大調整,任天堂可能的確會面臨一些嚴峻的問題。不僅是因為Wii U目前沒有任何必備的游戲,還因為目前仍未宣布潛在的必備游戲。人們或許對之前展示的《塞爾達》和《Super Smash Bros》津津樂道,但最近還有沒有聽到什么新消息?
《HD Wind Waker》只能算是“安慰獎”,因為任天堂表示,真正的新《塞爾達》游戲花費的時間超出預想。《Rayman Lengends》不僅失去了獨家地位,還推遲到今年秋天。《Super Smash Bros》呢?在兩年前的E3游戲展后,它似乎已經銷聲匿跡。雖然我們現在可能會聽到一些有關它的消息,但也僅僅是“可能”而已。
倘若任天堂無法推出人們喜歡的游戲,至少也要推出更多的游戲,以便讓人們認為Wii U物有所值。任天堂擁有數不清的資源可供選擇,包括《馬里奧》、《銀河戰士》、《Kirby》、《Donkey Kong》、《塞爾達》、《口袋妖怪》等,但他們卻決定首先推出《皮克敏》(Pikmin)——這同樣被推遲了。我完全不理解:既然沒有足夠的游戲支持,何必急于推出游戲機呢?我在PlayStation 3上玩《Ni No Kuni》時就在想:“任天堂為什么就不能把《口袋妖怪》做成這樣呢?”今后道路似乎非常明確,但令人困惑的是,任天堂卻拒絕沿著這樣的道路前進。
缺乏第三方的支持同樣是一大棘手問題。不僅《Rayman Lengends》,就連《Borderlands 2》和《Tomb Raider》等游戲的開發者也都對Wii U反響不佳。另外,Wii U的性能似乎也不足以支持下一代游戲大作。雖然《質量效應3》和《Arkham City》等現有游戲運行效果不錯,但一兩年后的游戲還能否順利運行?很難說。Wii U最初的吸引力在于,任天堂終于可以引入眾多第三方游戲了,但這一夢想似乎已經漸行漸遠。
除非任天堂宣布將發布符合玩家期望的游戲,否則輿論還將繼續對其不利。現在,索尼也將于下周推出自己的新系統,必將引發行業的廣泛關注。Wii U唯一的媒體價值,就是當記者對這兩套系統的配置進行對比時。這顯然對Wii U不利。
Wii U舉步維艱的原因并不神秘。沒錯,降價的確有幫助,但我不認為這是關鍵問題。除了初期的少數幾款游戲外,完全沒有理由使用這款游戲機。相比于Wii的體感手柄而言,新的觸屏手柄算不上革命性。這一次,任天堂未能吸引各個年齡層的非傳統玩家。相反,任天堂只有一批渴望優秀游戲的核心粉絲。必須滿足這部分需求,游戲機才能賣出去。問題就是這么簡單。
推薦閱讀
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新的一年也在祝福聲中開啟。《俠義世界》新春賀歲公測,也自然不甘人后,新服“武圣爭鋒”震撼推出,更有四大全新變革等您一一品鑒。 新春公測變革一:全新PVP活動武圣爭鋒 武圣不出,誰與爭鋒!>>>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danji/20130218/25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