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魅族和高通的關系可以說是徹底鬧僵了,因為專利的事情現在魅族和高通一直僵持不下,從6月24日開始高通因為3G/4G的無線通訊標準相關的專利問題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對魅族方面提起訴訟,要求魅族賠償5.2億元人民幣。高通方面表示之所以起訴魅族是因為魅族在專利授權談判中誠意不足。但是就現在魅族的情況來說,魅族想要拿出5.2億元人民幣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魅族雖然這兩年發展的較好,但是魅族并沒有走上高端,資金不足。
6月28日,魅族舉辦媒體溝通會回應此事,魅族高級副總裁李楠表示魅族無意不交專利費,只是在溝通中,高通一言不和就提起訴訟,并表示魅族很“委屈”。
6月30日,高通再次在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就17項專利侵權對魅族提起訴訟。這一訴訟似乎是對魅族媒體溝通會的強勢回應。
高通覺得魅族誠意不足,魅族覺得高通缺乏耐心,雙方各執一詞,孰是孰非,這背后的真實較力場是什么樣子,我們就不得而知了。盡管魅族覺得高通的專利費不合理,但在魅族沒改變規則之前,魅族處境被動。“手無寸鐵”的魅族(魅族沒有通訊基礎專利的強勢資源),面對高通的專利大棒,低頭的可能性更大,原因有四:
其一,外企起訴本土公司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高通不會貿然行事。
其二,高通擁有大量的3G/4G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只要手機廠商還生產3G/4G手機,就繞不過高通在3G/4G方面的專利。
其三,在2015年接受反壟斷調查之后,高通提交的收取專利許可費用的整改方案,已經得到國家發改委批準的,此次專利訴訟的訴求正是依據該整改方案而來。
最后,高通已經與超過100家中國公司簽署了基于上述整改方案條款的專利許可協議,其中包括華為、中興、聯想、小米、酷派、TCL等中國最主要的手機廠商,從公平的角度,以及FRAND承諾來看,魅族不可能成為例外。
面對高通的訴訟,魅族手里有威脅的牌不多。魅族的遭遇不是個例,小米在進入印度市場時就遭受到愛立信的專利訴訟。可以說,專利是所有國產廠商不得不邁的一道門檻,雖然這道門檻很難邁。那么,面對“高通們”的專利大棒,“魅族們”該如何自強呢?
首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花錢收購。
專利收購的例子并不陌生。比如,TCL通過并購阿爾卡特品牌,以較小代價獲得了阿爾卡特重要的近2000項移動專利,取得了今后與其他國際手機廠商和專利公司重要的談判“籌碼”;聯想則通過收購摩托羅拉獲得超過2000項的專利資產以及摩托羅拉移動品牌和商標組合,還可以繼承摩托羅拉與諾基亞、愛立信等廠商之間超過21000項的專利授權協議;小米也從英特爾手中購買了332項專利,最近又買下微軟1500項專利,并獲得1000多項交叉專利許可。
不過,通過收購來增強專利儲備,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得有錢。TCL并購阿爾卡特花了5.5億元(2004年,占股55%);聯手收購摩托羅拉花費了29億美元;小米收購英特爾和微軟專利的價格并未對外公布,據業內人士透露小米為微軟的專利大概支付了四千萬美元……由此可以窺見專利昂貴的價格。
第二,得有賣主。專利就好比是能下單的母雞,不僅關系到企業的利潤,也是商業戰爭的核心武器。如果不是公司處境艱難或者戰略轉型,通常情況下公司是不會舍得出售的。
第三,沒得挑。專利市場可以說是賣方市場,有人賣,你才能買。而且,你想買的,市場上不一定有。就像,你想收購高通的3G/4G專利,高通不僅不會賣給你,還會認為你腦子有問題。
然后,建立產業聯盟。產業聯盟,顧名思義,攻守同盟。建立聯盟可以在聯盟之內實現技術共享和專利互授,通過專利共享和交叉授權,聯盟成員可以共同應對聯盟之外的專利訴訟。當然聯盟內的專利小戶對專利大戶給予適當的經濟補貼是必要的。
產業聯盟是很好的抱團取暖的方法。如果聯盟成員遭到專利訴訟,聯盟就可以調查起訴方是否侵犯了聯盟內任何一家企業的專利。假如這家企業也侵犯了聯盟內其他企業的專利,產業聯盟就可以與其談交叉授權,從而化解危機。如果其拒絕談判,產業聯盟還能發起對等訴訟。
谷歌就聯手佳能、SAP、新蛋、Dropbox和Asana等多家企業成立了一個名為“License on Transfer”(LOT)的網絡,涵蓋近30萬項專利,聯盟成員承諾在對外出售專利時將這些專利的使用權授予該聯盟的其他成員。
目前,國內廠商尚未建立聯盟,不過在專利制度愈發完善的市場,建立產業聯盟對于國產廠商不失為一計上策。
最后,也是最重要、最有效但也是最笨的方法,加強研發創新。以上兩種方法,都建立在雙方或者多方互惠互利的基礎之上,并不能完全的自主可控。只有研發這一條途徑,是可以自主控制的,投入多少,全憑自己。不過,研發的投入并不能立竿見影,回報周期較長,所以這對企業的長遠戰略部署是個考驗。
華為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建設是值得稱贊的,華為擁有的專利大多來自于自行研發,這得益于連續多年對研發的高投入。過去十年,華為研發投入累計超過 2400億元人民幣。2015年,華為研發投入596億元人民幣,占銷售收入15%。正是長期的投入使得華為在專利授權方面取得上獲得矚目的進展,先前蘋果亦與華為簽署協議,蘋果將支付權利金以使用華為所擁有的相關專利。最近,華為公司分別在美國和中國向三星公司提起知識產權訴訟,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
所以,加強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才是解決專利問題的根本。
面對高通們的專利大棒,魅族們只能邊合作邊謀發展。壯大自己的途徑有三種:花錢買(收購),抱大腿(聯盟),自己來(加強研發),而一切問題最終都得靠“自己來”。
推薦閱讀
TechWeb 7月1日報道 文/麻曉超高通魅族專利糾紛升溫:在前者首訴后者的第6天、后者開媒體溝通會表態后的第2天,高通又向法院提交訴狀補訴魅族,并在補訴中基于9項涉案專利>>>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高通起訴魅族侵權專利 魅族到底該如何處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daohang/300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