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公眾人物在微博上公開“約架”引發網友熱議。這些公眾人物包括教授、媒體人、IT企業家、導演等,他們從網上斗嘴轉為現實掐架,吸引了不少網上圍觀者,也引來一幫看客去現場“觀架”,使得網絡糾紛升級為公共事件。
“約架不能解決爭端,反而會激化矛盾。約架中使用暴力傷害他人,則有違法之嫌。”光明網網友“王君超”說。
搜狐網一位網友指出,打架之所以能引起關注,是因為“約”;架能打起來,也是因為“約”。對約架者而言,在粉絲面前,主動向對方約架無異于嘩眾取寵,對方不敢來是“勝利”,即便打輸了也是“勝利”;對被約者來說,也樂得配合演出,越鬧得響越可能出名。
“當前社會存在不少問題,一些人有了負面情緒往往在網上發泄。網上約架迎合了一些人追求八卦、喜歡發泄等心理,卻破壞了社會良知、公共道德,突破社會底線,使網絡戾氣更加明顯。”騰訊網一位網友說。
人民網網友“李拯”認為,一些公眾人物作為網絡輿論領袖,發條微博、轉個帖子,都應該考慮社會責任和良知。如今,一言不合,立場有異,便網上爆粗口于前,現實中動粗于后,這種從虛擬的“網絡暴力”向現實暴力的轉變,損害的不僅是公眾人物的形象,還會給整個互聯網輿論環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給眾多網民以不良示范。
“在微博約架事件中,受影響最大的應該是心智還不成熟、閱歷尚淺的年輕人。”民意中國網一位網友說,很多青少年還沒形成成熟穩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事物的看法容易受他人影響,他們在現實中,會不會效仿用這種手段解決問題?
騰訊網一位網友認為,公眾人物在公共場合更應謹言慎行,不能為博眼球、牟取商業利益就隨意謾罵攻擊別人。約架不僅會激化社會負面情緒,還會惡化言論表達、信息傳播的環境,使良性的社會互動、公共討論難以展開。
“理性、從容、節制的辯論實在太重要了。”網友“李妍”說,我們應倡導理性的辯論精神,提倡公共人物遵循公共倫理。公共輿論空間環境不改善,理性辯論難免變成非理性的謾罵,甚至動粗。
“微博運營網站為何總將罵戰、約架等信息放進熱門話題?”天涯社區一位網友說,網站管理者有義務維護基本的公序良俗,不放大現實社會中的矛盾。公眾也應學會用理性、批判的方式看待公眾人物的言行,并學會尊重與自己不同的意見表達。
推薦閱讀
古永鏘:純粹的Hulu或YouTube模式很難在中國取得成功
古永鏘認為,純粹的Hulu或YouTube模式很難在中國取得成功,因為用戶來到一個平臺,真的不關心上面的內容是來自專業公司還是用戶生成的,只希望能夠找到想要的內容。 【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蘇黛)7月25日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名人微博約架:粉絲面前無異于嘩眾取寵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701/121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