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OnlineToOffline)成為團購網站尋求突破的新出口。
7月24日,分眾傳媒與聚劃算、支付寶正式合作,試水O2O營銷模式。用戶可在分眾傳媒顯示屏前,使用裝有支付寶手機客戶端的手機拍攝屏中的二維碼,購買聚劃算提供的團購商品。
對于這一全新的營銷模式,分眾傳媒CEO江南春表示,從品牌導向轉向促銷導向是明顯趨勢,分眾今后或把更多精力投向消費者購買環節,直接分享企業的銷售費用,而非僅僅是市場推廣預算。
初期對商家免費
據悉,分眾傳媒與支付寶、聚劃算的此次合作醞釀了大概半年時間。目前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杭州等7個城市用戶已經可以使用該項服務。
“當前的電子商務主要集中在在線實物消費,而吃喝玩樂、旅游休閑、保健養生、買房置家、糧油米面、水果票券等本地生活服務還有待革新,利用支付寶的二維碼支付方案,3年之內有望開啟一個千億量級市場。”聚劃算資深總監程煒文表示。這不僅是分眾傳媒與線上平臺結合的新舉措,也被認為是團購平臺聚劃算服務從線上跨越到線下的重要一環。
江南春表示,在廣告中嵌入二維碼,再通過移動支付,可讓用戶了解更多,也讓廣告快速起效,“傳統模式下,從廣告展示到商店真正消費,往往經過多次跳轉,通過這一方案,可讓消費者看到廣告產生沖動的同時,直接形成銷售和支付。”
程煒文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說:“初期我們對商家提供的是純粹免費的服務,未來用戶規模擴大以后,才會考慮收費問題。”
記者了解到,早在去年7月,電商網站1號店的“商品墻”就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地鐵站內,畫面上像貨架一樣布滿了各種商品。從食品到百貨、從電腦到手機,應有盡有。用戶如果看中某款商品,只需用手機下載“掌上1號店”的應用,對著商品下面的二維碼拍攝,就能實現隨手購買。
但是不久后,在上海的地鐵二號線里,這些二維碼商品墻已經不見蹤影。有市民猜測,可能是因為會用的人太少,也很少有人會停下來專門購買,導致此類廣告最終退出。
業內人士指出,基于二維碼技術的新型購物模式,在國內尚處于推廣的初級階段,想要做到全面推廣還需時日。
對此,支付寶副總裁樊治銘持不同觀點:“并不是消費者對二維碼技術不認可,而是商家的商品還不夠有吸引力,比如我們此前看到的都是日雜類商品,往往比實體店才便宜一兩元,價格上沒有優勢。”他還透露,目前三方并沒有對該平臺進行考核,初期主要是培養用戶習慣,因此,分眾屏幕上出現的商品,價格可能會比聚劃算網站上更低,分眾也將與支付寶一起,推薦廣告主在展示廣告時內嵌二維碼,以實現廣告展示與銷售的銜接。
O2O模式待考
O2O是指將線下商務與互聯網結合,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臺。
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O2O市場規模為562.3億元,預計2012年將達到986.8億元,增長率為75.5%。龐大的市場空間,也讓國內眾多巨頭紛紛涉足,以期分一杯羹。
O2O也成為分眾傳媒 “觸網”的新契機。此前,分眾旗下最具O2O模式形態的Q卡項目被認為是江南春的第二次創業。他曾興致勃勃地表示,將把Q卡和分眾互動屏變成中國最大的促銷優惠信息的互動傳播平臺。Q卡的推出,在幫助品牌廣告投放的同時,也為受眾獲取品牌促銷、優惠信息提供了方便,但是該項目進展并不盡如人意。分眾傳媒Q1財報透露,Q卡注冊用戶目前約為280萬,活躍用戶約占20%~25%。業內認為,究其原因在于,分眾傳媒并沒有一個穩定的用戶群,使得它無法有效提升受眾的活躍度,少量的用戶并不足以打動廣告主。
因此,此次與支付寶、聚劃算的合作被看作是江南春在O2O領域的再一次試水。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分眾傳媒近兩年來也一直在嘗試發展電子商務模式,但是發展狀況并不理想,此次與聚劃算合作,加上支付寶完善的支付體系,強強聯合會對其更加有利。但他也認為,O2O模式雖然很熱門,但能否被用戶接受還不好說,商家如何推出具有吸引力的產品,促成即時購買將是成功的關鍵。
推薦閱讀
調查顯示,與移動業務、社交網絡、本地服務和云計算相關的創業企業融資市場仍處在最好時期,硅谷風投人士仍對相關行業表示樂觀。 7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最新調查顯示,硅谷風險投資機構信心出現下降,移動、>>>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701/122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