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有一個詞語火了。“屌絲”這個本是用來對又窮又矮又矬的苦逼青年的嘲諷之語,卻引來網絡大眾集體自嘲式地認領。 隨后,“矮窮矬”、“高富帥”、“白富美”、“女神”等詞的出現無疑是對“屌絲”文化的再詮釋。而這些流行詞來源于一個并非眾所周知的貼吧——李毅吧,其標簽就是“‘黑’(攻擊)一切能‘黑’的東西”,曾被人認為是“黑”主流的亞文化集群。在李毅吧中,粉絲自稱“毅絲”。
在網絡文化里,這個曾以小眾示人的貼吧,已經從4萬“毅絲”擴張到目前的180萬,并在以每天幾萬人的數量增加,一躍成為百度最大貼吧。
網友TINN雖然只有24歲,但圈里人都愛稱呼他為“老趙”,因為早在大學未畢業時,TINN就是網絡中有名的李毅吧吧主。
與現實不在同一語系
然而,兩年前他卻提出了辭職。和現任吧主一樣,TINN經常被罵,但他并不介意,依舊認真盡責,直到離開他道出心聲:“在李毅吧,認真你就輸了,我之前就是太投入。”
因為李毅吧有一套自己獨特的語言,“一不小心闖進去,會感覺似乎不在同一個語系”。TINN說,自己剛開始的時候只是潛水,從來都沒有發言。到2008年,他才注冊了第一個ID。
“在李毅吧,你一般會看到五種帖子。一是內涵帖,經過毅絲們的表達后就呈現出另一種面貌。不懂內涵的人會被有內涵的毅絲完爆。”TINN介紹。 屌絲和高富帥這種大眾詞匯就不說了,“護”(帖子被刪)、“呵呵”、“智商拙計”(“拙計”應是“著急”,智商不高)、“天亮了”以及“給跪了”( 我給你跪下了簡稱,多用表示拜服)等系列初級內涵詞匯也足夠讓正常人難以理解。即便如此,新手在老毅絲們面前,仍難望其項背。
按檔次,排在第二位的是活動帖。TINN說,貼吧有一個新景象是公益。比如有個系列活動叫“毅絲愛‘護’山里娃”,就是指在李毅吧中那些“黑”人毫不手軟的“殺手”,到了捐款和援助時,就立馬變成了可敬又充滿善心的“天使”。
第三位“知識帖”又稱“姿勢帖”,這種帖子主要以教育新人學會貼吧語系為目的。第四位“火星帖”又稱水帖,以無聊為標志,微博上的很多內容基本上都屬于這種情況。TINN接著解釋。最后是“喪失帖”和“黃帖”。“喪失”就是喪失了倫理道德底線,比如有毅絲就因“喪失”,而賬號被封禁。
調侃足球的小眾團體
李毅吧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團體,它的誕生頗有些戲劇性。
“李毅吧成立之初,是一些李毅的球迷在這里支持他。后來慢慢變成了調侃李毅的地方,接著發展到調侃中國足球,一直到現在變成了調侃可以調侃的所有東西,包括毅絲自己。”TINN分析道,李毅吧的會員也經過了這樣的一個發展過程:從李毅的球迷到足球迷,再到比較有想法的文藝憤青球迷,最后到所有人。
在“老毅絲”“死涵”看來,2007年是李毅吧發展的一個轉折點。當時,李毅吧和李宇春吧之間互相爆吧(貼吧吧友在敵對貼吧里發帖、刷屏的行為),隨后很多網絡爆吧組織加入,此后,李毅吧受到更多關注,會員人數暴漲。
如果說“爆吧”事件只是打開了一扇窗,那么2009年的貼吧改版則是給李毅吧打開了一道門。TINN介紹,李毅吧之前是小眾群體,想要加入必須要得到吧主的認可,但改版后任何人都能進入。對于李毅吧現在黃帖、水帖泛濫的狀況,TINN和“死涵”有些擔憂:因為人太多了,沒辦法控制。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資深互聯網媒體人信海光認為:“在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百度財報數字已經相當閃亮,但更令同行羨慕且緊張的是百度在研發方面的大手筆投入,這顯示出百度在布局移動云戰略的堅定決心。這些關鍵技術的積累將為百度業績>>>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貼吧催化粉絲文化 李毅吧成網絡新詞滋生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701/12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