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控的質疑、無底線的人身攻擊到網上“約架”,網絡暴力猛于虎。
但在研究社會心理學的碩士研究生林立洋看來,這不全是網民的責任,因為不知從何時起,他每次上網都感到“一股無名業火往上攛”。
“新聞標題戾氣十足,泄憤帖無處不在,貼吧里遍布人身攻擊……看著就覺得心里悶悶的,看完就想回帖罵人。”這是林立洋的感受,也是他身邊很多“老網民”的感受。
網上叢生的戾氣,誰在“添油加柴”?
歪曲新聞內容炮制“標題黨”
“專家稱在中國看病并不貴”,“甕安官員稱黑社會都是政府養大的”,“環球時報社評:要允許中國適度腐敗”……
像林立洋這樣的80后,早已習慣了在門戶網站上看新聞。但他現在感到每天一睜眼,接觸到的新聞“至少一半以上讓人‘冒火’”。
林立洋第一眼看到的,只是新聞標題。但上述“抓人眼球”的標題,已足夠讓新聞被成百次地轉載,并引來動輒數千條的回帖。
“現在的專家真是‘磚家’,什么歪理怪論都好意思說出口!”“黑!政府與黑社會蛇鼠一窩,見怪不怪!”“什么叫適度腐敗?政府在為腐敗找借口?”中國青年報記者梳理了這些新聞后的跟帖發現,各色謾罵聲,均占到約九成以上,其中不乏大量帶臟字的內容。
但在林立洋仔細讀完新聞全文后,他往往發現,情況并沒標題那么“驚世駭俗”。
“比如‘看病不貴’的那一篇,專家的原意是:在中國看病的絕對花費,并不高于歐美。但因為醫保的覆蓋力度比較低,所以老百姓的自費負擔依然沉重。”他說,“再比如甕安那篇,稿子通篇寫的是甕安事件之后甕安一個典型小鎮的救贖之路,政府更加注重為民執政。但新聞中,一句官員回憶當初某黑社會的發跡與政府保護傘有關的話,卻被單獨提煉出來,做了標題。”
但不是每個網民,都能像林立洋那么“較真”。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TwitterCEO迪克·科斯特洛(DickCostolo)周一在接受采訪時簡要介紹了提升Twitter實用性的一系列措施,但這些舉措還有可能會加深該公司與合作伙伴之間的矛盾。 北京時間7月24日早間消息,Twitter CEO迪克科斯特洛(D>>>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絡戾氣蔓延 歪曲新聞內容炮制“標題黨”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701/12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