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繼宣布私有化并從港交所退市之后,昨日,阿里集團內部又有大動作。阿里集團昨日發布公告稱,將旗下六大子公司調整為七大事業群。公告稱,此舉旨在加速推動“One Company(一個公司)”的目標,加快電子商務業務生態的整合。
七位事業群的總裁直接向馬云匯報
據了解,這七大事業群分別是淘寶、一淘、天貓、聚劃算、阿里國際業務、阿里小企業業務和阿里云。其中,原作為子公司之一存在的B2B業務被拆分為國內和國際兩個部分。
在阿里巴巴內部,此次組合而成的七大業務群被稱為“七劍”。七位事業群的總裁分別為姜鵬(網名:三豐)、吳泳銘(網名:東邪)、張勇(網名:逍遙子)、張宇(網名:語嫣)、吳敏芝、葉朋和王堅,各總裁均向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匯報。
“七大事業群屬于并行的結構,從各自業務層面無前后順序之分。”阿里內部人士昨日告訴新京報記者,“相關人員流動也不會發生。本來就是各自子公司的總裁平移過去,B2B國內、國際兩塊的也是負責原業務的頭兒。”
馬云在昨日發給集團員工的郵件中表示,“要加速推進One Company的目標,把阿里巴巴的中小企業和淘寶市場體系有效的結合,實現真正的開放,協同和分享機制。進一步完善阿里集團大市場的內部生態系統,建立合理的組織機制保障,以全面提升集團對企業用戶和消費者的服務能力,并最終促進一個開放、協同、繁榮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
分析稱或有利整體估值
馬云昨日在郵件中特別提到,阿里集團旗下的B2B公司退市已有月余。而“退市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真正想做的是——能夠在今天和未來的嚴峻經濟形勢下,通過完善自我,更好地幫助小企業渡過生存、成長難關。”
2012年2月,阿里巴巴突然宣布選擇私有化退市。此消息一出,市場便有分析稱,阿里此舉旨在輕裝上陣后整體上市,更有媒體報道稱,整理上市計劃在2015年。不過,阿里集團很快出面否認,并稱上市“無計劃無時間表”。
“‘子公司變身事業群’或許與其上市計劃有關。”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陳壽送對記者表示。陳壽送稱,若將子公司打包上市,估值算法上要根據各自業務整合;若整體按照一家公司,則對整個體系估值算法又有所不同。“‘事業群”概念所表達出的凝聚力,對估值也或將有所影響。”
分析
或為“聚劃算事件”亡羊補牢
作為IT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一直并不“安分”。2011年6月,阿里巴巴將原淘寶網拆分為淘寶網、天貓及一淘網三家獨立的公司,為不同客戶服務;隨后又在去年底將聚劃算業務獨立拆分。
但本次調整之前,子公司以業務模式作為主要區隔,就主體業務而言,協同和分享并不能做到完全一體,亦構成了資源和決策效率的損耗。“以前子公司以各自業務為導向,今后將專注整合層面。”阿里內部人士稱,集團已經在統一技術、數據的底層上面有所行動了。
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陳壽送認為,一淘、支付寶將從數據上縱向貫穿其他業務,而另外幾大業務成長獨立性會變得更強,如淘寶、聚劃算間的重疊業務得到厘清。
此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針對“聚劃算事件”的亡羊補牢之舉。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表示,子公司變事業群后,集團層面力量得到加強,不僅包括數據、組織管理,還有風險管理,杜絕“聚劃算事件”發生。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阿里整合能夠看出如下幾點:1、CBBS的確立說明老馬發誓要打通整個電商生態體系,意味著B2B模式的終結;2、新的ICBU事業群隱隱要做國際版天貓,馬云正式進攻海外;3、聚劃算從去年獨立到今天成為阿里集團獨立的一個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阿里組織結構全面升級 或與聚劃算事件有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701/12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