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國(www.izmzg.com)旅游網最新資訊:隨著電子商務在生活中的滲入,網絡團購成為消費新寵。“吃”“喝”“用”“玩”沒有不能團的,“今天你團購了嗎?”已經成了一個日常問候語。隨著暑期旅游高峰的來臨,不少團購網站的旅游團購項目借機火了一把,紛紛推出五花八門的旅游商品,大部分以低價“殺手锏”吸引消費者的同時,也暗藏不少隱性消費,業界人士提醒,消費者要詳細咨詢比較,不要盲信低價,以防貪小失大。
景區旅游變成購物游
打開團購網站,形形色色的團購讓人眼花繚亂,其中,旅游產品團購就占了很大一部分。如深圳某團購網站就推出了“僅售82元、原價225元的上海野生動物園高考生套餐大禮包”,具體項目包括“上海野生動物園門票(國家5A級景區)+叢林探險+三星轉椅+海盜船+甜筒冰激凌”,看起來十分劃算。
除了這種門票的“單項團購”,有些團購網站還推出了吃、住、行全包的組合型產品,如某網站推薦的“333元享原價1240元黃山雙人2日1夜自由行”,具體包括1晚五星級設施雙標間、2份酒店自助早餐、2張桃花源漂流門和2張熊貓樂園門票。由于團購旅游價格相對較低,吸引了不少人,團購人數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甚至上百人。
有相當部分體驗過團購游的市民對產品表示失望。王先生曾隨某團購網站去云南旅游,雖然報價便宜,但整個行程卻幾乎成了“購物游”,5天下來,景點沒看到多少,店倒逛了不少“團購套餐里是包了景點門票、酒店住宿、機票這些大項目,但是很多的交通費、餐費和一些門票還是要自費的,去都去了,只能自己掏錢玩,一圈算下來根本沒有比旅行社便宜到哪去。”
盡量團購單一產品
據旅游業內相關人士介紹,這些團購的旅游項目大多是團購網站直接與旅行社合作的。周邊旅游線路的毛利率大約是30元—80元,旅行社本身就可以訂到比市場價格低的酒店和景點,加上部分讓利,有一些旅游線路確實可以給消費者實實在在的優惠,這樣做旅行社一方面可以賺取口碑宣傳效果、積累客戶資源,另一方面,人數的優勢可以讓旅行社去和景區爭取更多的返利,旅行社仍然有利可圖。
但是,旅行產品畢竟不是暴利產品,利潤很低,一個短線游產品的利潤只有幾十元,長線游產品的利潤也只有上百元,能有數百元利潤的產品很少,因此盡管有折扣,也是非常有限的,對長線旅游產品來說更是如此。如果團購中的價格低于成本太多,就必將通過安排游客消費、增加自費景點等來獲取利潤。
同時,許多旅游業內人士也表示,在林林種種超值的團購旅游產品中,單一的景區門票、酒店住宿、機票等通過網絡團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涉及組合旅游產品,就應該給予更多的考察和考慮。
如何識破“團旅游”背后陷阱
哪么如何識破“團旅游”的陷阱呢?北京旅游(www.izmzg.com/beijing )給大家提出了以下幾種方案
一是警惕“標題黨”玩文字游戲。在“團旅游”網站,為吸引眼球并誘人下單,“標題黨”往往會選“秒殺”、“限量”、“驚爆特價”做標題,然后把需另付費的一項藏在一大堆文字圖片下方,不細心看就會忽略。
二是看價格背后有無真實惠。某團購網日前推出一款:“1719元即可入住三亞人間天堂鳥巢度假村一晚,贈送熱帶森林公園門票2張”,但該度假村網上客房公開預訂價格僅1480元,周末1680元。另一種便宜來自抵扣券與代金券。有些團購網以極低的價格“團”進去,再加價賣出去,這些券游客使用起來卻不實惠,因為限制多,如指定時間、店家,不享受其他優惠等。
三是看服務質量與安全保障。在網上人們往往只注重價格,而忽略了服務質量與安全保障。目前,有九成團購網只聚集團購,不開具發票和簽出游合同,發生糾紛與意外,沒有證據,維權也沒了根據。
四是防備“黑社”違規操作。虛擬世界給了無良之人可乘之機,一旦發生問題,根本找不到責任人。
五是記得簽訂旅游合同,以及網站上的證據,便于出問題后索賠。
推薦閱讀
2010年中國在線旅游預訂交易規模為1037億元,2011年有希望逼近1439億,如此巨大的市場空間,帶給各大在線旅游公司的是出行價格與服務的比拼。 縱觀國內在線旅游市場,整體呈現出硝煙四起、戰火不斷的廝殺景象,淘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團購旅游”傷了游客的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720/1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