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網記者杭州報道:電子商務產業體系的形成,意味著企業多了一條可供選擇的低交易成本和低進入壁壘的銷售渠道;意味著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管理流程再造和價值鏈重構變得更為簡易可行;意味著企業實現以生產產品為主向經營品牌和網絡為主轉型成為可能。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發展迅速。根據際通寶消息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3.2萬億。其中第一季度1.5萬億,第二季度1.7萬億,網絡消費總量達4734億元,較2010年全年增幅48.8%。
盡管電子商在蓬勃的發展著,但電子商務發展的制度環境仍然不夠完善,法律法規顯得相對滯后,特別是出現的信用體系、網上侵犯知識產權、惡意欺詐、網絡釣魚、網絡犯罪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問題非常突出。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社會對電子商務發展的信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最新發布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目前一些垂直化、個性化的精品購物網站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使用率從4.1%提升到8.7%,增幅達到125%。但由于網絡購物市場出現越來越多的欺詐和安全問題,導致消費者信心下降,也成為除支付、物流等問題之外,阻礙網絡購物市場快速發展的最主要問題。
江淮網調查發現,有23.5%的企業和26.34%的個人認為電子商務最讓人擔心的是誠信問題,64.2%的公眾和71.1%的企業在網上交易時會查看賣方的信用評價。企業信用狀況無疑是解決電子商務誠信問題的一個很大因素。“只有秉承讓誠信走遍天下的理念,把誠信作為道德準則,才能從根本上重建民眾的信任感。”際通寶CEO丁國棟表示,要強化網絡誠信,首先應加強誠信教育,將行業誠信經營和行業自律擺在首位。國家相關部門要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違規者的懲罰力度,提高破壞誠信規則的成本代價,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形成對違反誠信的強有力震懾作用。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透露,推進電子商務的安全,是“十二五”期間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內容。“十二五”期間,我國推進電子商務的主要任務,一是推進電子商務應用的進一步普及和深化,提高國民經濟;二是把電子商務作為新的服務業發展,提高在現代服務業中的比重;三是著力使電子商務制度體系更加健康,形成安全可信和規范有序的網絡商務環境。電子商務交易總額將會按照現在的發展情況,以每年不低于20%的速度發展,到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將達12萬億。經常使用電子商務的中小企業的比重也會以每年6%速度的增長,預計會達到60%。而自從去年8月由工信部等六部委共同起草的電子商務發展的“十二五”規劃目前已經廣泛地征求意見,規劃工作已接近完成,預計將在不久進行發布。
十多年來,電子商務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已經成為我們生產生活的重要內容,而且今后這種趨勢將更加明顯。商務部信息化司司長李晉奇明確表示,“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商務部將把電子商務作為重要的戰略著重發展。”面對電子商務強勁的發展,互聯網的誠信問題顯得尤為重要,相關的制度建設刻不容緩。感謝艾瑞網提供相關統計數據。
推薦閱讀
樂購傳媒網訊25日下午,團購網站滿座網公關總監姜琥通過個人微博透露已經從滿座離職。對此,姜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離職純屬個人身體原因,之后也不會考慮加盟其他團購網站。 姜琥表示,此次離職是由于自己的身體>>>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電商發展后勁十足 制度建設亟需加快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0726/1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