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受原材料漲價、勞動力成本上漲、融資難等多重因素影響,中小企業生存狀況普遍趨緊的消息持續引發關注。電子商務發展的日趨成熟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發現,借助電子商務平臺來拓寬渠道、轉變商業模式,對底子薄、抗風險能力弱的中小企業的轉型升級有明顯積極作用。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王晨日前在京介紹說,中國互聯網用戶已突破5億,互聯網普及率接近40%,其中農村網民超過1.3億,約占網民總數的27%。各種網絡應用在中國的快速發展,社交網絡的發展引人注目,約有一半以上的中國網民通過社交網絡溝通交流,分享信息。中國互聯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已成為新型戰略性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隨著互聯網規模的擴大,近年來有關虛假、欺詐信息等不誠信行為也在增多,直接影響了網絡健康持續發展,并且短期內無法消除。際通寶(http://www.gtobal.com/)調查數據顯示,當前我國有8%的網民在網上遇到過消費欺詐,規模達3880萬。調查中有4.5%的網民表示完全信任,52.8%的網民比較信任,32.2%的網民半信半疑,9.9%的網民不太信任,0.6%的網民完全不信任。
中國互聯網企業缺乏信用意識和信用道德規范,企業內部電子商務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用中介服務落后,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獎懲機制缺乏,網上虛假、不健康甚至違法商業信息泛濫,都極大了損害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利益。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在最新發布的《第2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由于網絡購物市場出現越來越多的欺詐和安全問題,導致消費者信心下降,使得誠信成為除支付、物流等問題之外,阻礙網絡購物市場快速發展的最主要問題。
就我國互聯網目前的發展狀況,易觀國際首席執行官于揚表示擔憂。他認為,一方面我們有巨大的、不斷成熟的用戶市場,但另一方面,無論是商業契約的遵守,正確商業信息的披露,還是在正確的用戶引導和產品服務的營銷方面,到處可以看到夸大的、虛假的,甚至綁架用戶的例子。
由于網絡具有虛擬等特點,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商業信用有了新的內容和要求,電子商務使社會信用問題更加突出。“只有秉承讓誠信走遍天下的理念,把誠信作為道德準則,才能從根本上重建民眾的信任感。”際通寶CEO丁國棟表示,要強化網絡誠信,首先應加強誠信教育,將行業誠信經營和行業自律擺在首位。國家相關部門要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違法違規者的懲罰力度,提高破壞誠信規則的成本代價,形成對違反誠信的強有力震懾作用。
記者了解到,為把好平臺用戶的誠信關卡,際通寶網站不僅對注冊用戶進行嚴格的審核,推出視頻認證、實地認證等一系列的誠信認證服務,通過身份認證的會員還可以通過上傳企業視頻、榮譽證書等方式獲得“資信檔案”,以資信指數的多少來表示企業或個人的資信(誠信)高低。
誠信對于中國互聯網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互聯網不僅對經濟、社會、生活產生深刻的影響,更重要的對于和諧社會的構建和政治經濟社會體制的改革,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電子商務(www.xglongwei.com)協會理事長宋玲女士表示,打造安全誠信的網絡交易市場,需要各級政府、協會以及行業領軍企業的深度合作。而企業(網商)作為互聯網經濟發展的主體,誠信的道德規范和價值體系的建立尤為重要。
推薦閱讀
10月8日消息,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及多家投行的預測,蘋果公司剛剛宣布要推出的iPhone 4S在中國內地的首家合作伙伴仍將是中國聯通,其次是中國電信,預料中國電信將晚于中國聯通推出CDMA版的iPhone 4S,而之前傳聞的10月>>>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中國網絡用戶突破5億 網商應把好誠信關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1008/12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