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鬧得沸沸揚揚的商城事件吸引了無數(shù)用戶的目光,處于漩渦中心的淘寶商城當仁不讓地擠入話題排行榜,商城上大小賣家的命運也牽動了眾多消費者的心。
有研究報告稱,2011年第二季度,淘寶商城占據(jù)國內B2C市場48.5%的市場份額,為第二名到第十名之和的近兩倍。另外,已有超過7萬個品牌和5萬商家進駐商城。
拋開事件本身不提,這些淘寶賣家生存發(fā)展的種種故事隨之又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之中。
就是在淘寶商城這個平臺上,誕生了麥包包、裂帛等等我們稱之為“淘品牌”的企業(yè),他們中的一些甚至還開拓出了屬于自己的B2C平臺。
而除了新興的淘品牌之外,不能忽視的還有眾多轉型電商的傳統(tǒng)企業(yè),這些企業(yè)中有很多在線下業(yè)務中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線上業(yè)務對于他們來說,更多地是對于未來的一種試探。
Kappa就是其中一家。
電商業(yè)務一直處于盈利狀態(tài)
據(jù)Kappa電商負責人顧皓瀾介紹,Kappa是09年9月進入電商領域。2010年,線上業(yè)務占總業(yè)務比為2%,在未來2-3年內,預計這個比例會達到10%;其中淘寶商城的銷售額占整體線上銷售額的40%左右。
據(jù)了解,Kappa最初也建立了官網平臺(Kappa.com.cn),作為企業(yè)宣傳的陣地,承載的主要目的是產品理念、賣點以及特色的推廣。
到現(xiàn)在為止,Kappa尚未建立自己獨立的電商貨品供應鏈,顧皓瀾表示,這是因為Kappa對于電商領域還處于嘗試階段,考慮的問題主要在于品牌是否會獲得用戶的認同,只有在獲得消費者的認同,并且弄清楚其真正的需求之后,才知道需要打造怎樣的供應鏈來支撐前端銷售。
在選擇合作方的問題上,Kappa也顯得較為謹慎,通常在一個領域只會選擇一到兩家合作伙伴。目前在電商領域,Kappa共有十個合作渠道。顧皓瀾稱,Kappa對這些渠道都分別有自己的定位。
由于沒有建立自己的平臺,而是選擇與第三方合作來進行全網銷售的方式,Kappa在盈利問題上顯然比很多B2C企業(yè)要從容得多,顧皓瀾透露,目前Kappa電商業(yè)務一直處于盈利狀態(tài)。
明年推自有平臺iKappa
對于是否要做自己的B2C平臺,顧皓瀾稱,Kappa公司內部也進行過討論,但是最后考慮到大環(huán)境的特點,同時淘寶商城作為一個平臺,擁有眾多的消費者,其用戶的目的也很一致,所以Kappa決定選擇淘寶商城做為嘗試電子商務的第一步。
不過顯然,平臺仍然是所有涉足電商的企業(yè)擁有的共同夢想。
顧皓瀾透露,明年第二季度Kappa開始嘗試運作自有平臺iKappa.他對這個平臺期望很高,“它是能夠真正體現(xiàn)Kappa品牌和新產品系列的一個平臺,會向消費者傳達出我們品牌的價值,雖然可能為此我們要讓出一部分利潤。”
傳統(tǒng)企業(yè)轉型電商要保持開放心態(tài)
Kappa在電商領域發(fā)展的這兩年,剛好也是紅遍全球的兩年。但是Kappa并沒有選擇與團購網站合作,顧皓瀾解釋道,“團購這個渠道可能短期內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銷量,但是對于公司和品牌來說并不能積累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不能不說這一點他看的很準,團購的確為很多企業(yè)帶去了不俗的銷量,但是同時也給這些企業(yè)的服務能力、品牌價值帶去了巨大考驗,為數(shù)眾多的消費者從這些團購中收獲的是不滿與憤怒。
團購并非是促進銷售的唯一渠道,淘寶商城等平臺上的活動也是很有競爭力的手段。顧皓瀾透露,去年雙十一Kappa的單日銷售額達到1095萬元,相當于平時兩個月的銷量;前年的數(shù)據(jù)則是405萬,相當于當時幾個月的銷量。
同時,這些數(shù)據(jù)也說明了一個問題,電商行業(yè)變化的速度之快,這也是顧皓瀾一直強調傳統(tǒng)企業(yè)要有開放心態(tài)的重要原因。
怎么應對,怎么準備物流配送,后續(xù)如何補貨,用戶的二次購買率是否有提升,這些問題在電商領域隨時都存在,迅速思考和解決的能力也成為傳統(tǒng)企業(yè)轉型不可或缺的條件。
電商領域的蛋糕很大
顧皓瀾將運動品牌紛紛入駐淘寶等平臺的現(xiàn)象稱為扎堆效應。而扎堆效應的結果就是,對消費者形成了一種更好的引導,讓他們知道網上可以買到各種產品,包括Kappa.
“這個領域的蛋糕還很大”,顧皓瀾這樣說。
甚至各B2C平臺之間打得不亦樂乎的價格戰(zhàn),也并沒有成為Kappa的問題。“兩年的時間中我們幾乎沒有打過價格戰(zhàn)”,顧皓瀾說,Kappa只有在參加淘寶商城活動的時候會推出一些優(yōu)惠措施。他表示,價格戰(zhàn)的效果更多是短期的,從長期來看反而不利。
關于界定Kappa電商的嘗試是否成功的話題,顧皓瀾給出了這樣的答案:Kappa電商成功與否,一看有沒有弄清我們與消費者的關系,也就是日常說的(CRM);二看作為新產品的試驗田,此次電商的嘗試有無讓新產品在網絡上先行一步;三看,庫存清理的怎么樣。“當然,如果能做好這三個方面,就可以說電商做的不錯了”,他說道。
要看準未來十年用戶的消費習慣
對于電商未來的發(fā)展,顧皓瀾也有自己的認識和看法。他認為00后與90后已經習慣網上消費,在未來十年,他們將成為20-30歲的重要消費人群,所以看準這些人群的消費習慣就是最為關鍵的問題了。
做為傳統(tǒng)企業(yè)進入電商的先行者,Kappa也顯然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包括對行業(yè)變化的敏感度和快速調整能力,以及能夠放下架子迎合消費者的態(tài)度。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Kappa電商負責人顧皓瀾:電商業(yè)務一直保持盈利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1121/1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