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京東商城展開書音像全場“滿200元立減50%”活動。而蘇寧易購在其網站首頁掛出“72小時0元購書”的標語,當當網也推出“買100返200”,新一輪圖書價格戰的號角再次吹響。而就在此前,北京傳出光合作用實體書店關門歇業的消息。一時間,網上書店與實體書店再次成為讀書、愛書人的話題。
網上書店來勢兇猛
新華書店一度是選書購書的唯一場所,隨著出版發行體制改革,從第三極、風入松、萬圣書園,再到光合作用,一些民營實體書店悄然走進我們的生活。選一本喜歡的書,挑一個愜意的角落坐下,邊喝咖啡邊欣賞書中文字,一改過去書店的經營模式,民營書店讓更多愛書人領略到了另一種文化生活。
隨著的發展,當當網、卓越網成了讀書人、買書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據京東商城圖書音像采銷副總裁石濤介紹,京東商城圖書品類上線一年,產品已經增加到近90萬種,與900家供應商達成合作協議,并在保證品類齊全的基礎上,不斷有暢銷產品、首發產品亮出。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也介紹說,蘇寧易購已經和全國300家圖書經銷商和出版社合作,目前擁有圖書60萬個品種。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電子商務網站經營圖書業務是一件好事,網上售書拓寬了圖書發行渠道,讀者不用出門就能買到自己想看的書。”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魏玉山說。
經常在卓越網買書的公司白領尹明說,因為工作忙,很少有時間去書店選購圖書,倒是每天上網的時間比較長,所以一有空閑就會瀏覽一下卓越網頁。遇到自己喜歡或感興趣的書就點擊購買。她補充說,因為現在網上書店的品種比較齊全,剛剛評出的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和其他暢銷書都可以在網上買到,甚至在實體書店很難找到的書,偶爾網絡書店也會有。
剛剛涉足圖書銷售的網上書店在短時間內備足這么多種類的圖書,恐怕國內也只有北京西單圖書大廈等大書城才能達到。而中小城市的居民極少有機會逛這類大書城,網上書店確實拓寬了圖書銷售渠道,滿足了這些讀者的需求。
實體書店“很受傷”?
自去年底網絡書店開展價格戰以來,網上售書價格戰愈演愈烈,從“買100返200,49元封頂”京東商城的新書4折銷售,到現如今蘇寧易購的“72小時0元售書”,都使讀者對網絡商城喜愛有加。一方面讀者因為這些低折扣享受到了實惠,另一方面,實體書店因為成了網站的櫥窗而叫苦不迭,更有實體書店因為打不起價格戰而銷聲匿跡。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副總經理翟德芳告訴記者,每天光顧三聯書店的讀者很多,但經常會有些讀者,來書店就是來選書的,他看到自己中意的書之后,把書名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便離開了。猜想這些讀者是去網上下單了。
最近關門歇業的“光合作用”書店一定程度上也是網上書店打折售書的受害者。對此,網絡商城不以為然。
他們解釋說,自己賣書無意擠垮實體書店,網上書店賣書的著眼點在于圖書銷售能吸引大量客流。而指望圖書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想必也不在網絡商城的期待中。
那么,網上售書為何頻頻傷到了實體書店?業內人士分析說,網絡書店經營項目多樣化,上至價格成百上千甚至更貴的箱包、化妝品和家電,下至幾塊錢的香皂、毛巾等日用品,商品種類齊全,“東邊不亮西邊亮”,總有商品會盈利,尤其是標價高的商品,利潤空間更大。而對于圖書,因為其價格本身就很低,同時圖書又是聚集人氣的商品,即使為促銷低于進價銷售,網絡商城損失的數額也遠遠低于支付廣告的費用。所以,圖書成為網絡商城招攬顧客的誘餌就很容易理解了。然而,對于只經營圖書一種商品的實體書店而言,打折促銷是慎之又慎的行為。因為要支付各項支出和圖書進價,實體書店一般只能在店慶或節假日時考慮讓利讀者。一來二去,讀者就流失到網上書店了。長此以往,實體書店不能排除消失的可能。出版社有話說
即使網絡商城口口聲聲強調自己售書無意傷害誰,但其行為卻實實在在傷害了實體書店,進而引起出版社的擔憂。
魏玉山說:“現在網上書店賣書不按常理出牌,造成了圖書發行市場的無序競爭,破壞了書業市場的秩序和市場環境。因為他們沒有把賣書當做主業,而只是把圖書降價當做吸引客流量的噱頭和手段。長期下去,必將加劇不正當競爭,使書業不能正常發展。”
人民出版社社長黃書元說,市場經濟競爭的殘酷性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目前網上書店的血拼是圖書業界不支持、不希望也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黃書元分析說,圖書是一種特殊商品,它有別于其他商品之處在于圖書承載的是知識。他說:“圖書本身定價就很低,再利用打折來吸進點擊量,簡直就是對知識的不尊重甚至是踐踏。”
黃書元進一步分析了網絡商城超低折扣售書將會帶來的危害。他說,作為特殊商品,圖書定價權掌握在出版社手中,出版社向實體書店和中間商供貨留出了折扣空間。如果各發行渠道都按規則經營,各方都會有利潤可言。而現在,實體書店賺不到錢甚至關門歇業,網絡商城恐怕也是在賠錢賺吆喝,圖書發行市場的正常秩序被打亂。持續發展下去,網上書店借助其雄厚的資本壟斷了圖書發行市場,甚至壟斷圖書定價權。可以想象,到那時實體書店因為打不起價格戰而全軍覆沒,出版社也在劫難逃,讀者更不可能像現在一樣享受超低價格的圖書,因為網絡商城要為之前幾年的透支“找補”回來。
為促進圖書發行業健康發展,維護讀者、出版社、書店(包括實體書店、網絡商城)等各方利益,網上書店售書應該遵循一定之規。業內人士建議,網上書店售書應在合理范圍內打折,而不應該以低于進價甚至低于成本價作為促銷手段。即使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沒有規定目前這種打折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但圖書是特殊商品,圖書產業是特殊產業,網絡商城不應該把“知識”當做“誘餌”。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上“超低折”售書 誰家歡喜誰家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1121/1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