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光棍節(jié)”是屬于B2C企業(yè)的。它已經(jīng)成為能夠與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并肩的新節(jié)日。在國內問答知乎網(wǎng)上,不少人就“光棍節(jié)”進行了問答,問題主要有兩個:為什么要搞“光棍節(jié)”促銷?為什么美國Amazon的首頁鮮有促銷活動?
事實上,“光棍節(jié)”由來已經(jīng),屬于公眾自發(fā)的一種行為,是個有趣的社會現(xiàn)象,但它與“情人節(jié)”、“圣誕節(jié)”等眾多節(jié)日一樣,具有商業(yè)價值,在商城、酒店、花店、禮品店等諸多商家們不謀而合的“默契”之下,“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選擇“光棍節(jié)”作為促銷,一方面是由于每年第四季度都是零售的黃金季節(jié),隨著近幾年假日經(jīng)濟與假日促銷的興起,每年的第四季度都充斥著諸如“圣誕”、“新年”各種促銷活動。對于試圖從線下零售搶奪市場份額的電子商務而言,“光棍節(jié)”或許是一個能夠與“圣誕”、“新年”等形成區(qū)隔的不錯選擇。而另一方面,“光棍節(jié)”也為水深火熱中的B2C電商們提供了一個“便宜”的信用背書。
應該說,與網(wǎng)絡文化以及龐大的80后、90后群體是“光棍節(jié)”的滋生溫床,而商城無疑是其中最大的推手之一,同時也可能是最大的獲益者。根據(jù)統(tǒng)計,2010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交易額高達9.36億元。而此前,全國百貨店單日銷售最高紀錄是某商城一天1.2億。今年“光棍節(jié)”淘寶商城交易量再創(chuàng)新高,達33.6億元,而包括淘寶商城與集市在內,淘寶全網(wǎng)日交易量甚至超過50億元。
有趣的是,自京東商城拒絕與合作、屏蔽一淘搜索之后,兩大B2C巨頭的王者之爭也延續(xù)到了“光棍節(jié)”之上。不過,此次競爭中,由于先發(fā)優(yōu)勢,淘寶商城具有“光棍節(jié)”購物的首釋權,處于劣勢的京東商城不得不另辟蹊徑,采取跟隨策略,將11月1日定義成“小光棍節(jié)”,宣布京東商城從11月1日到11月11日打折促銷,希望通過持久戰(zhàn)在競爭中獲勝。
再回到“Amazon首頁很少促銷活動”的問題里。在知乎網(wǎng),眾多專業(yè)人士的答案,焦點集中在了Amazon擁有牛逼的商品推薦算法上,許多人都認為,促銷的主要作用,是讓用戶購買他們不需要或者說并不是很需要的商品。
Amazon的推薦算法能夠將用戶價值最大化,國內B2C網(wǎng)站都應該好好學習,畢竟大家技術底子薄,對用戶數(shù)據(jù)分析確實做得不夠好。不過,中國語境下,類似“光棍節(jié)”這樣的促銷活動受到消費者追捧或許還有著更深刻的原因。國內電子商務從淘寶開始培育起來,才有了今天的競爭格局,才有了數(shù)億級別的在線購物習慣,但中國市場相對于社會整體零售市場而言,比例尚小。根據(jù)統(tǒng)計,2010年電子商務僅占了社會零售總額的3%不到,而美國市場這一數(shù)字大約在7%-9%之間。按照博洋家紡電子商務總經(jīng)理吳榮華的說法,電子商務是未來,做促銷是薄利多銷,博出位。知乎網(wǎng)創(chuàng)始人黃繼新則認為,“光棍節(jié)”促銷活動則是貼近網(wǎng)購人群購物習慣的方式。這些從2003年伴隨淘寶C2C市場“淘”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大學沒畢業(yè)或剛畢業(yè),他們的可支配收入少,是價格敏感性消費者,他們對廉價商品的易損耗程度有著比較高的容忍度。
不要忘記Amazon與淘寶商城、京東商城面對的是兩個不同的社會。與美國橄欖型社會相比較,國內零售市場在一線、二、三線乃至四、五線城市的時空差距依舊明顯,國內消費者們來自不同城市,擁有著千差萬別的購物需求。還有,一美元與一塊錢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相去甚遠,一條Levi`s的褲子或許是某個80后的一個月零用錢。根據(jù)alexa的流量監(jiān)測,京東商城流量一直低于淘寶商城。11月1日的“小光棍節(jié)”,京東商城流量超過淘寶商城的狀況維持了幾個銷售日,促銷看來還是很有用的。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亞馬遜鮮有促銷活動:折射中美消費差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1127/16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