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繼續創業,或是做一個天使投資人,參與更多的創業公司?考慮了很久后,他選擇了后者。 CFP供圖
12年前,他作為第46號員工加入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阿里巴巴,5年后,他離職,自行創業。
5年前,當他的創業公司需要對外融資時,他沒有選擇那些向他拋出橄欖枝的VC機構,而將機會留給了老東家,并成為阿里系著名的“二進宮”人物之一。
1年前,他再度離開阿里。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繼續創業,或是做一個天使投資人,參與更多的創業公司?考慮良久后,他選擇了后者,因為“中國的互聯網產業不缺他一個創業者,但有過成功創業經歷的早期投資人奇缺”。
他,就是原口碑網創始人,現轉身成為“新天使”之一的李治國。
阿里“二進宮”
幾乎所有的創業故事,在它成功之后都可以扣上“傳奇”的帽子,但在當時也可能只是一念之差。
1996年,大學畢業的李治國在老家河南的一家外貿公司里擔任經理助理。雖然專業學的是外貿英語,但對計算機有著濃厚興趣,又自學了部分編程技術的他曾試著創辦過一家B2B網站“中華商貿港”。
彼時,他從報紙上看到一篇關于馬云(微博)的專訪,立即對這位同道中人心生好感。在將一篇暢談自己對互聯網的理解和經驗的萬字長文發到阿里巴巴公司郵箱并很快受到客服回復后,他難以抑制對這家公司的喜愛,決定放棄在鄭州的工作,只身奔赴杭州。1999年12月16日,他成為了阿里巴巴第46號員工。
因為專業對口,又熱愛互聯網,李治國在加入阿里巴巴后就一直被馬云委以重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個例子便是他在時任產品部經理期間,主導開發了阿里巴巴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產品之一“誠信通”。
按理說,處在如此境遇之下的人很難會被激發起強烈的創業沖動,但“骨子里還是想創業”的李治國告訴南都記者,后來成為口碑網最主要的兩項業務之一的租房,是他1998年在鄭州時就想到的創業方向。這一需求,在他只身來到杭州之后更有了強烈的親身體會。另一方面,在阿里工作時屢次與同事在餐館遭遇到的不愉快經歷,也讓李治國決心以互聯網的方式,將其公之于眾。
客觀來講,“本地生活消費”的確是一個市場想象力巨大的創業領域。而在阿里巴巴的工作經歷也告訴李治國,要想把一個網站做大,關鍵并不在于把產品做得多深多透,而是選擇一個巨大的市場,以信息整合作為切入點,在與上下游的合作之中獲得收益。
2004年6月,李治國從阿里巴巴離職,與另兩位合伙人總共湊了8萬元啟動資金,在杭州城西租下一處民居,開始創辦口碑網。因為有了之前創立“中華商貿港”的教訓和在阿里巴巴的歷練,口碑網成立的第一年,僅僅虧損一萬元,并積累了10多萬會員。
這時,馬云的夫人也是李治國在阿里巴巴時的頂頭上司張英知道他創業的情況后,“馬上把200萬元打到我賬上,甚至沒有簽訂任何協議”。
2006年,口碑網三歲,已在全國2800多個縣市開設平臺,積累下近100萬餐飲商戶信息、超過100萬條評價和近500萬注冊會員。此時,馬云找到李治國,希望他和口碑網重新加入阿里巴巴旗下。盡管三年的增速很快,但李很清楚,本地生活消費類的社區需要很長時間的運營和維護,選擇外部的V C機構可能會打亂網站本身的發展節奏,于是在2006年10月,阿里巴巴戰略投資口碑網,李治國再次回歸阿里巴巴,也將張英的200萬借款原封不動地還給了她。
此后,2008年6月,雅虎中國與口碑網合并,李治國出任雅虎口碑商務運營部資深總監;2009年2月,調任阿里巴巴云計算中心資深總監,負責數據平臺部和服務運營部。2010年9月,李治國選擇了再次離開阿里巴巴。
才出“口碑”,又進“廚房”
一般來說,從創業者轉過來的天使投資人,都會首先選擇自己相對熟悉的領域進行投資,李治國也不例外。唯一的不同在于,過去的口碑網是幫助那些不在家里做飯的人找到好吃的餐館�,F在,李治國的目光則更多地聚焦在了廚房產業鏈。
今年7月,一家名為“園田居”的生態農業公司網站悄然上線,第一批產品首推5000只在寧波四明山水庫邊海拔700米山地方養的梅林土雞。這則消息之所以會引人注意,正是因為其背后的投資人是三位互聯網人———李治國、搜道網CEO金海龍和運營商網絡出身的胡煒。
前有網易(微博)養豬、京東劉強東(微博)種大米、人人網陳一舟(微博)養兔子、聯想陳紹鵬釀酒,現在再加上口碑李治國養雞,對于行業里新近出現的這個“怪現象”,李治國的解釋是,中國的互聯網行業聚集了一幫最年輕、思維最活躍也最見多識廣的人才,他們隨著這個行業發展了十余年后,也有不少已經嘗到了甜頭。于是,這個過去主要從其他行業吸引人才流入的行業,也開始流出一些人才,去影響其他尚未受到互聯網影響的行業,農業正是其中之一。
站在他自己的角度來說,生態新農業不僅是未來投資的一大方向,農村長大、現在已當上爸爸的李治國,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自己小時候一樣“家里養著三五只雞,每天有蛋吃,過年殺雞就有雞肉吃”。
不過,在李治國最初的規劃中,他只不過是想借助互聯網能使產業鏈更具透明性,砍掉所有的中間環節,讓土雞養殖廠直接與消費者面對面。但真正考察了一圈之后,他才發現,根本找不到真正像他小時候那樣自然放養的土雞,于是,他和另兩位投資人合伙,找來同樣有過互聯網創業經歷的張杭英操盤,運作起自己的養雞基地。
張杭英告訴南都記者,這些梅林土雞經過嚴格選種,在近百畝的養殖基地里自然散養五至六個月,住得比人還舒服,而且因為主要靠自己找果子和蟲子吃,這些雞動不動就能飛一人多高,外號“園田飛雞”。但因為初期產量有限且活禽難以運輸,所以基本只供應杭州市場,通過網站400電話或微博私信下單預訂。
有趣的是,在投資園田居后,李治國還將自己的QQ簽名改成了“學喬布斯做精品”,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喬布斯是用“軟件+硬件+服務”縱向整合的思路打造了一架金字塔頂端的互聯網企業,他也要用同樣的理念來發展養雞業。
他補充介紹道,未來,園田居還會陸續推出雞蛋、蔬菜、米、油等多種產品,而且如果將這些實物產品與他投資的另一家移動互聯網企業“eC ook網上廚房”與園田居的產品相結合,前者不僅可以給買了“園田飛雞”的消費者推薦菜譜,未來還可以根據家中冰箱里已有的食物種類和數量自動搭配,生成菜譜,并通過“視頻+進度條提示”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人做菜。從而,提供出一套廚房里的Total Solution(全套解決方案)。
當然,除此之外,眼下正熱火朝天的移動互聯網也是李治國投資的另一重點領域。從最早還沒有離開阿里時投給曾在大學時借他C語言教程并教他電腦技術的同學做基于Java的棋牌社交類手機游戲公司“小奧游戲”,到投資語音類記賬理財軟件“挖財”、移動商務社交類應用“臉譜換換”以及另一家手機游戲公司阿皮吉,再到現在已經成為最熱門的網購分享社區“蘑菇街”,在短短一年時間里,李治國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投資案例數接近20筆。
正是這一年來在早期投資領域“摸路找感覺”的經驗告訴他,自己做個獨立的天使投資人雖然自在,卻多少會顯得有些精力不足,于是,生性不安分的他又開始尋找新的解決辦法。
阿米巴進行時
最近,李治國的身份又變了,從天使投資人變成了阿米巴資本管理合伙人。
這個源自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獨創的組織管理機制———阿米巴經營,將公司組織分成一個個相對獨立而富有活力的小集體———恰是對由李治國和原阿里巴巴集團企業融資及財資管理部董事總經理趙鴻、原金山軟件執行董事兼CFO王東暉組建的這一支專注互聯網早期投資的機構基金的形象描述。
之所以要成立阿米巴資本的首要原因是,李治國在美國硅谷考察期間發現,美國創業公司的融資環境也正在發生變化,一方面,早期投資的節奏變得更加頻密,在天使輪之后,新增種子輪,再過渡到A輪的案例比比皆是;而另一方面,等到商業模式成熟,企業進入正軌之后,中后期的融資節奏又在變得越來越疏松,很多公司在融完A輪之后,直接跳過B輪,進行更大規模的C輪融資,并準備沖擊IPO。
這不僅是因為現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速度較之前互聯網的發展速度更快了,也因為越來越多天使投資人的出現,造成了VC機構競爭的加劇,他們迫于壓力開始向早期投資前移,從而出現參與種子輪投資的VC機構。
反觀國內,李治國認為,在天使投資人越來越多的今天,機構化的種子投資機構仍屬“少數派”,不僅有著更多的機會,也會更響應創業公司的融資需求———一方面彌補了過去人民幣基金回報周期短,不投早期項目的不足;另一方面,與早期美元基金相比,則有著到賬速度快的優勢。
他向南都記者透露,阿米巴基金的規�?傤~為1億-2億人民幣之間,基金周期為7+2+2,除了三個管理合伙人自行出資外,還接受了一些業內“大佬”朋友的資本,將專注于天使輪之后的種子輪及A輪投資。他與另一管理合伙人趙鴻早在阿里巴巴投資口碑網時就結識,后者與王東暉對財務、資本市場和投行的熟知程度,正好補足了他個人在這一塊的短板,能為已投資企業尋找下一輪投資甚至最終IPO提供更多建議和幫助。
說到對挑選團隊的標準,仍是投資界“新兵”的李治國并不像那些“著名天使投資人”一般說得頭頭是道。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只是在按自己當初創業時的感覺來尋找心儀的團隊”。
具體說來,他所看重的,除了創業者本身令任何人都難以阻擋的創業決心和夢想以及其在經營、組織、管理上的能力經驗之外,他更強調的一點即是創業公司必須有一個合理的股權結構,團隊必須有一個主心骨。
這一點,在他參與投資的又拍網身上就已經得到了一次正面的印證。另一次負面印證,則來自于他的一位圈內好友,在與一位傳統行業出身的老板分別出資100萬和300萬成立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后,由于后者不參與實際運營,股權竟按50%:50%分配。這種絕對均等的股權結構,直接導致了后來在有新投資方意欲參股時,三方發生分歧,最終公司被迫解散,前功盡棄的結局。
目前,最讓李治國看好的創業領域,仍是本地消費生活。他向南都記者舉例說,攜程和去哪兒改變了機票酒店預訂行業,口碑和大眾點評改變了餐飲行業,好大夫改變了醫療行業,還有很多行業,諸如美容美發、金融理財,都正在等著被互聯網改變,這也正預示著一個越來越大、滲透到方方面面的互聯網產業。
他甚至打趣地說道:“說不定過幾年,我又會回到創業的戰場上,重新打造一家向蘋果公司看齊的金字塔尖的公司。”這個不安分的天使投資人兼準創業者,注定是人群中的“少數派”。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1128/1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