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攻”者要的究竟是什么?
今年10月,淘寶商城公布2012年商家準入及續簽規則后,中小賣家者們聲稱為生存和公平而戰。于是,有5萬人進入YY語音“維權”大本營“圍觀”,網友紛紛指責淘寶“過河拆橋”,商務部希望淘寶商城充分聽取各方意見,采取積極行動回應相關商戶特別是中小商戶的合理要求。
淘寶商城做出了退步,但反淘寶者并未停止后續行動,組織者仍然繼續策劃著圍攻活動。繼制造挪用保證金等虛假信息后,近日又以“包吃包住包旅游”為口號,組織200人聚集在浙江杭州淘寶網總部,要求淘寶無條件接受包括“取消信用評價體系”等多條主張。參與圍攻者稱,如淘寶不接受其上述訴求,則圍攻行動將會一直延續下去。
眾所周知,信用評價體系是平臺商家的信用憑證,這些來自消費者的評價對于新的購買者具有非常大的參考意義,它是公平、公正、透明的,是建立網絡誠信制度的基礎。如果取消了這一體系,無疑是在給假貨橫行發通行證。那么,為什么圍攻者們要取消評價?
原因很快被事實證明。11月24日,奢侈品牌LV與廣州警方聯手破獲一起網絡售假案,案值超過100萬元,主犯林某交代,他的另外一個身份,是“圍攻淘寶”事件的重要組織者“佐倫”,曾參與組織10月份以來的歷次攻擊淘寶活動。
隨后,瘋狂“圍攻”淘寶者的真實面目陸續被翻出,有浙江淘寶賣家稱,圍攻活動核心的組織者中,受過淘寶處罰的保守估計在一半以上,大多數都是售假、炒信等嚴重違規,有的組織者甚至根本不是淘寶賣家。
由此可見,在絕大部分中小賣家撤出后,所謂的“圍攻”活動就已經變質。此時,所謂的“圍攻”淘寶者實際上只是網絡黑色產業鏈上的各種利益群體,炒作信用者、售假者是其中主力。他們打著要公平、求生存的旗號,掀起了“圍攻淘寶”活動,但他們的最終目的,卻是打破現有的網購誠信體系,為他們自己尋求得利的機會。
當真相大白后,許多人終于品出味道來。淘寶商城新規有些“不公”,但若沒有這些投機取巧者的大力推動,也許“圍攻”事件根本不會發生,事件可以通過更妥善的方式解決。
回頭來看,“圍攻”事件證明了網絡零售監管的不足,但也表明了淘寶誠信體系的進步,能夠很大程度地保證公平的市場環境。因此,中小商家固然需要得到同情和保護,電商平臺也需要得到理解和認可。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圍攻”事件表明網絡零售監管需加強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1130/1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