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延后、裁員、元老離職,近4年飛速發展的凡客成為今年電商冷冬的一大主角。12月5日,有匿名網友在上發表名為《凡客還能挺多久》的系列博文,給凡客詳細地算了算賬,估計其累計虧空超過20億元人民幣,資金鏈存在斷裂風險,并且因為瘋狂擴張產品線,凡客目前的死庫存至少是十幾億元。
當日,創始人對資金鏈問題給予了否認,并向外界公布了5個月前獲得的第六輪2.3億美元融資的信息。據知情人士透露,凡客的第六輪融資確實已經在年中到賬,凡客的資金并不像該博文所描述的那么緊張。比如營銷成本,博文中的計算基本上是以刊例價為準,但凡客實際支出遠遠低于外界的猜測。“而且與眾多同樣存在資金鏈斷裂風險的中小企業相比,凡客經過六輪融資,已經深度套牢了投資者。投資方也不會看著他們出事不管的。”據上述知情人士說。
不過,博文也確實反映出凡客發展中的問題,這同樣也是中國很多電商發展的誤區和風險。正像當初凡客體快速流傳一樣,如今的凡客危機也快速在同類企業當中相繼爆發。
比如營銷成本過高的問題。凡客的營銷手段在業內被稱為經典。有人計算凡客4年間累計營銷投入超過10億元不知是否準確,但陳年確實表示過:一筆訂單的營銷費用平均是10元,凡客上大量的29元、39元、59元的低價產品,營銷費用吞噬了大部分的毛利。
再比如過度追求規模。陳年為2011年定下的銷量目標是100億元,2012年是300億元。時至年底,據悉陳年100億元的目標已經很難實現。但當初為了達成這100億元的目標,凡客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包括物流倉儲的建設和大量地招聘員工。而這樣的設計是建立在資金可以源源不斷地供給的前提下。原本計劃于今年第四季度IPO延期,后續資金無望。已經完成第六輪融資的凡客也很難在短期內再資融資。
再比如死庫存問題。為了從供貨商那里談到最低的價格,凡客很多單品的定量極大。但并不是所有產品都如預期中那樣暢銷。同時,因為資金鏈緊張,供貨商的賬期也是一拖再拖。一些供應商給凡客供貨本來利潤不高,又不能及時拿到貨款。“不僅是凡客,現在一些制造企業聽說是電子的訂單就搖頭。”知情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凡客的資金鏈緊繃的風險,是電子企業普遍存在的現象。此前24券被爆商家上門追討欠款,58同城被爆拖欠商家貨款,敦煌網被爆資金鏈斷裂……
電商陷入一個“虧損做規模”的非正常商業邏輯中,資金鏈緊繃已經是普遍現象。電商入冬,現金成為他們唯一可以過冬的暖爐。很多企業開始紛紛裁員、縮減開支,調低銷售預期,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保住脆弱的資金鏈。
陳年說:“挺住,意味著一切。”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凡客危機:挺住意味著一切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11212/18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