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永鏘,優酷網(NYSE:YOKU)創始人,人們習慣叫他的英文名字Victor Koo,時間長了就演繹成“V酷”。2012年4月,中國第一、二大視頻網站優酷、土豆宣布合并,他被視作新一代互聯網大佬。
外人眼中,古永鏘不同于百度的李彥宏、騰訊的馬化騰等產品技術派,他和新浪曹國偉是一類,屬于財務派。古永鏘投資出身,創業前曾任搜狐CFO,深諳資本市場。同樣,優酷可以被濃縮為一個資本推動下的成長故事—六輪融資(這在創業公司中相當少見),趕潮上市(讓優酷坐定了視頻老大的位置),涉險增發(此后資本市場好景不再),再擇機捕獵(市場份額有望超過50%)—每次資本運作,都能帶來一輪新增長。難得的是,幾輪資本運作后,他在上市公司所占股比41.48%,牢牢地掌握優酷網的話語權。而且,每輪融資后個人所占的股權比例,他三緘其口。
優酷CEO 古永鏘(新浪科技配圖)
中國互聯網界的創始人鮮有資本運作高手,而對產品技術懷有熱情的創業者亦想知道,“V酷”擁有怎樣的財技?一個互聯網夢想又該怎樣借力于資本?
優酷的出身和其它互聯網公司不同。2005年11月,古永鏘創立合一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管理一筆300萬美元的“搜索資金”。“搜索”,意思是尋找合適的互聯網創業項目。
能在選定創業方向之前,先有一筆資金在手,無數創業者對此艷羨不已。彼時一群草根派興起,古永鏘的背景和他們比起來“洋”氣十足,香港長大、澳洲讀書,又在美國工作學習了十年。1994年他從斯坦福MBA畢業,回到國內探尋互聯網里的機會。他的同學茅道臨,回國比古永鏘晚,可1999年卻已成為新浪CEO。古永鏘2005年才創業,但他不后悔,因為“就我當時的資歷來講說不準,有可能被淘汰了。”
就是這樣謹慎的一個人,創業也要穩妥。可以想見,彼時“做什么”才是古永鏘的艱難抉擇。他曾對《中國企業家》說,“優酷的故事不苦,合一(公司)的第一年苦……有的時候人有太多選擇其實是一種噩夢,你看到十條路,你的團隊、投資人都在依靠你去做判斷,這是很難做的,特別糾結。”
古永鏘用投資法則排除了一個又一個創業機會,最終他選定做視頻。其方法可以被歸納為“古式獨門創業寶典”:一是天時,寬帶普及率在2005年、2006年迎來了臨界點,臨界點里一定有機會;二是地利,他做了這么多年互聯網、媒體,做視頻有優勢,龔宇、李善友等視頻網站創始人都曾是他在搜狐的同事;三就是人和,他愛好娛樂視頻,幼時生活的香港廣播街上有五家電視臺,從小被娛樂氛圍浸染。其實他也想過做網絡支付,但比較下來,視頻更是興趣所在。
很多人覺得優酷起步有些晚了。2004年,王微決定創立一家名為“土豆”的視頻網站,樂視網也悄然做起了視頻。2005年,大洋彼岸的YouTube上線了,中國的56網、激動網相繼上線。2006年6月優酷開始公測時,搜狐老同事李善友的酷6網也上線了。
古永鏘不認為自己是一位遲到者,像投資那樣,他在考慮進入和退出的最佳時間窗口。在時機問題上,他曾以馬云和阿里巴巴舉例:“為什么阿里巴巴B2B八年才上市?我相信他晚兩三年創業也可以做這么大,但是人家堅持到現在,而且做得那么好。”
他知道,投資者正在鐘情于YouTube的故事,所以一開始優酷在模仿YouTube做視頻分享平臺。用戶對這一新生事物感到新鮮,張鈺事件、沈陽大雪事件等UGC(用戶產生內容),讓優酷迅速聚攏起大量人氣。
恰逢2006年10月,谷歌以1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YouTube。“人氣”和YouTube收購事件給優酷帶來重量級的投資人。同年12月,優酷正式上線時,古永鏘比照YouTube找到了華爾街喜歡的故事。十天后,即宣布獲得第二筆融資,投資者是來自硅谷的Sutter Hill Ventures、國際投資基金Farallon Capital和成為基金,總計1200萬美元。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蘇寧電器華北大區執行副總裁侯恩龍明確表示,地區攻略核心是線上線下同價策略的實施,從8月中旬開始,蘇寧電器線下門店將率先啟動3C產品的線上線下同價促銷,所有價格將以在線上線下同時具有競爭力為準,消費者購物時>>>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1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