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綜合報道】(記者 李磊)華視傳媒看來依然沒有對股價下跌后做出明顯的改善措施,持續低于1美元后,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任何改觀的動向。美國當地時間7月26日,華視傳媒的股價再度創下了收盤價的歷史新低,甚至在臨近收盤時,股價一度狂跌至0.15美元。此時與25.6美元的歷史最高價相比,華視的股價已跌掉99%。
面臨退市風險,華視傳媒正遭遇空前的危機。同時還有各種各樣的困擾:官司敗訴、退市通牒,股票暴跌,市值縮水。這一切都令華視傳媒李利民感到疲憊。同時,在媒體記者撥通電話欲對其采訪時,疲憊的他表示目前“正值公司發布季報的敏感期”而拒絕了采訪。
華視傳媒走向衰敗 運營模式弊端暴露無疑
回顧過去,華視傳媒已經運營多年,而李利民更是一直強調不碰內容的原則,多年來,華視傳媒一直倚仗廣告代理獨步江湖。而現在的情況是,經濟危機終于令這種日子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前路在何方?此刻,華視傳媒或許正一籌莫展。
據悉,“公交移動媒體天然形成了兩種運營模式:廣告代理和媒體自營。前者主要通過與各地方移動電視公司簽廣告代理協議,代理運營客戶的廣告,如華視傳媒與世通華納等;媒體自營模式,則是以整體傳媒運營作為運營主體。在這種模式下,運營商需要在前期投入資金,購買車載移動電視設備并將其安裝到公交車或地鐵中。”此后再通過渠道獲取播放內容,來吸引廣告客戶播放廣告,通過專區廣告費來維持運營,如巴士在線和上海的東方明珠。
運營模式不同,行業差距也逐漸顯現。易觀國際分析師龐億明介紹說,由于投入成本小,而且對運營商自身媒體資源要求不高,因此在行業的早期擴張中,代理模式占據了絕對的優勢。李利民正是通過代理模式實現了華視傳媒的快步疾進式的擴張。
當時,李利民的最初的合作方式是,與地方廣電系統成立合資公司,將控股權讓給電視臺,利用電視臺的無線技術發射傳輸電視臺的剪輯節目,所得利潤由雙方共享。李利民認為,這種合作的最大好處是“安全”,不僅可以保證內容的穩定供應,還能避免廣電部門的審查障礙,同時也有利說服上游國有的公交系統公司。
代理模式最大的好處在于可以迅速產生規模優勢,雖然與地方廣電的合資公司中華視傳媒并不控股,但合并報表后所帶來的營收也極為可觀。但隨著公司運營不斷深入,代理公司的諸多問題開始出現。
這種代理模式,不利于總公司對其把控,所以,危機就在一點一滴中慢慢爆發。同時,廣告產品過于單一,媒體資源利用率的偏低,是代理模式的另一個短板。
未來,華視傳媒該如何度過難關,這是外界的關注焦點。同時,有分析認為,華視傳媒應該通過轉型來徹底改變目前的狀況。但是,這種轉型,走自營模式卻又需要巨大的成本,這種成本壓力也是一個難解決的問題。同時,自營模式容易造成公司收支不平衡的壓力。
推薦閱讀
當前,LocalBonus服務于美國5個不同的區域,包括紐約市、丹佛、西雅圖、波特蘭和薩克拉門托。該公司與第三方的“忠誠項目”合作,共有800多家店面通過它的服務提供忠誠消費折扣獎勵。 8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為>>>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華視傳媒走向衰敗 運營模式弊端暴露無疑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20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