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撰寫近15年的中國媒體故事,胡舒立是一個絕對繞不開的名字。
1998年1月1日,《財經》創刊號(當時刊名為《Money》)刊登關于瓊民源偽造業績的報道,讓這本雜志一炮而紅。胡舒立后來說,當期大賣5萬冊。
隨后,銀廣夏、基金黑幕,以及后來的非典、魯能,一次又一次讓這個身高一米五八,語速極快的女人處在風口浪尖,也一次又一次刷新她的知名度。
“她常常每天打上百個電話,”一位國外學者在描述他見到的胡舒立時說:“她是一個人體U盤,你寫入信息,然后她繼續去找其他人。”
美國《商業周刊》給胡舒立冠以“中國最危險女人”的頭銜,同樣來自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則將她選為“亞洲商界女性十強”之一。
最近,因為與騰訊的一筆交易,59歲的胡舒立再次成為中國傳媒界的焦點。
這個因對資本市場了解和報道而聞名的媒體人,正在努力尋求成為這個市場的一部分。
引入騰訊
馬化騰想從胡舒立手中得到的其實不是內容,而是品牌、影響力和高端人群,這些正是騰訊缺乏的資源
2009年11月9日,胡舒立辭職,200余人的《財經》團隊有140多人離開,其中多數追隨胡舒立加入財新傳媒。
2012年7月19日,財新傳媒在其實名認證的微博上透露,“財新完成了最新一輪新股融資,騰訊加入成為股東之一,浙報控股亦保持原有持股比例不變。”
迄今為止,雙方都拒絕透露騰訊具體投資金額。根據2011年浙報集團對財新傳媒19.77%的股份掛牌價5647.6萬元推算,財新傳媒當時估值已達2.86億元。
有多位消息人士向理財周報記者稱,此番騰訊是通過增發形式入股,財新傳媒原大股東浙報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同比例增資,仍保持原有40%股份不變。財新團隊和原持股PE的股權則被稀釋。
理財周報記者獲得的財新傳媒股權結構最新名單顯示,多家新股東在最近一年內進入財新,理財周報記者獲悉,2011年,財新傳媒曾經向部分基金尋求第三輪融資合作,當時提到,計劃在3年中登陸創業板或者港股。
關于這個IPO計劃,財新傳媒相關負責人表示“未聽說”。而胡舒立則在電話中對理財周報記者表示,自己并不分管資本運營,不了解情況。
為了與財新合作,騰訊提供了足夠優惠的條件。 上一頁1 234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美國團購網站LivingSocial的投資者亞馬遜近日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LivingSocial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翻了一番多,虧損額同比出現收窄。 7月30日消息,據彭博社報道,美國團購網站LivingSocial的投資者亞馬遜近日提交的監>>>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騰訊入股財新傳媒 胡舒立與馬化騰交易背后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0330/12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