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對京東商城的估值一降再降。從最早傳言的100億美元到最近曝出京東上市推介會上券商估值60億美元,已然縮水一半。近日亦有證券分析人士指出,如按照亞馬遜的市值計算方法,資本市場很可能最終給京東的估值是在20至30億美元。
京東此前披露2012年收入目標450億人民幣,2013年是700億人民幣。且不說是否有水分(此前京東宣布2011年銷售額過300億人民幣,實際銷售額只有212億人民幣)。另一方面,京東的毛利率在5.5%,從今年價格戰趨勢看來,京東毛利率增加不可能,最近京東還宣稱拿出10億來應對6月價格戰。如此算來京東2012年毛利為24.75億人民幣,約3.9億美元。
而京東一直對資本市場講故事宣稱自己是中國亞馬遜。亞馬遜2012年預計市值是在其毛利基礎上的6.2倍,2013年是毛利的4.9倍。在美國資本市場對京東的信心等同亞馬遜的前提下,按照亞馬遜的市值計算,京東如果今年ipo成功,市值為3.9億美元乘以6.2倍等于24.18億美元。
另外一方面,京東將自己類比為中國亞馬遜實際上不過是玩了偷換概念的文字游戲。
一則,亞馬遜物流體系和京東自建物流根本就是兩回事。亞馬遜的物流體系是自有的倉儲管理+ups第三方配送。京東是倉配全是自建。要知道物流真正大的成本來自配送點的架設和配送團隊的建設管理。
京東從3c進入其圖書百貨等他品類后,客單價將持續下降,配送成本毫無疑問將大大增加。簡單的說,以前送一臺電視的人力物流現在只能用來送一本書。無限制的物流配送團隊和配送點的擴張最終只會讓京東背上越來越重的包袱,盈利更是遙遙無期。
其次,亞馬遜實際上從1995年創立開始,就保持了20%的毛利率。1997年虧損狀態下上市。創業8年后的2003年亞馬遜實現盈利。但是毫無疑問的是,當時亞馬遜的盈利路徑已經很清晰,資本市場對其前景當時的充滿信心,而且當時處于熱的時代。
反觀京東商城,看到的只有無限制的招快遞員、無限制的價格戰、無限制的市場投入。資本市場是理性的,在此情況下,給出20—30億美元估值便不無道理。
推薦閱讀
>>>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京東估值或再被打折至30億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0606/65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