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的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寶關閉了在華的全部(7家)大型商店。
家得寶新聞發言人向記者否認了家得寶全線退出中國市場的說法,強調只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特殊情況做出的戰略調整。
針對這次閉店,家得寶方面估計,關店工作預計將使公司在2012第三季度承擔約為1.6億美元左右的稅后費用,或稀釋后每股費用約為0.1美元。這主要將包括商譽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租賃合約終止、員工離職補償等相關工作的費用。
戰略調整
家得寶是否要退出中國市場?記者致電家得寶方面,其中國區新聞發言人欒曉菲給出的答案是,這次關店只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特殊情況做出的戰略調整,家得寶不會退出中國市場,只是將公司的業務重點轉向專業零售店和網上銷售。
對于家得寶如今在中國的情況,全經聯研究院副院長陳寶存表示,國內的消費習慣、消費水平與國際相差較大,導致家得寶來到中國后水土不服。如果產品配送為國際統一采購,這種高端品牌在北京、上海這種一線城市還可以立足,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拓展會很艱難。“紅星美凱龍等本土品牌的擴展速度太快,對家得寶等外來品牌而言是很大的沖擊。”陳寶存補充道。
然而,除了這些經營方式上的不“對口”,相比中國當下的其他家具建材企業,家得寶最大的敗筆似乎是在物業所有權上的缺失。
資料顯示,2006年家得寶收購天津家世界建材超市12家門店時,只是購買了經營權,而物權則被家世界賣給了陽光地產。家得寶只是陽光地產的租賃方。
對此,有分析表示,家得寶曾多次遭遇了這種租賃方式管理的難題。此前,濟南店和北京的分鐘寺店的關閉,一定程度上就是與業主方面的矛盾所致。
這次關閉的7家門店中,家得寶是否依然只掌握經營權,沒有自持物權。欒曉菲給出的答復是并不了解詳情,需要確認一下。
事實上,相比家得寶只強調經營權的發展方式,這幾年,紅星美凱龍、宜家等家居建材企業都在大肆拿地。
據悉,這幾年日子不好過的建材家居企業,并非家得寶一家。
中國建筑材料流通協會日前公布的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顯示,2012年1月到6月,全國建材工業規模以上企業銷售產值2.5萬億元,同比增長16%,增速大幅回落25.2個百分點,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1月到6月累計銷售額達到5539.3億元,同比下降7.66%,這也是近5年來首次出現的增速下滑。
對此,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表示,家居、裝修是最直接受到房地產影響的行業。北京美聯物業高級經理張磊也表達了這樣的看法。
有業內人士指出,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這種通過商業地產類似二房東的角色在這次樓市調控中要比家得寶這樣的建材超市,通過調整租金價格和進場費擁有更多的抵抗力和緩沖空間。
轉型電商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次家得寶拋出的轉型框架中,電子商務成為其重頭戲。按照家得寶的說法,目前,公司正在與多家中國領先的電商商談合作事宜。
事實上,2012年,在電子商務上動腦筋的家居建材企業并不少。有媒體報道,集美家居、城外誠、藍景麗家等賣場都通過不同的方式實現了“觸電”,居然之家高層也多次表示未來或將借助現有成熟網站來向此領域發展。今年8月,紅星美凱龍的紅美商城也宣布上線。
對此,深圳市時代萬貨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徐兵表示,各大家居賣場對電子商務的興趣主要是因為線下形勢不景氣的逼迫。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家居電商而言,線上市場份額并非創造出來,而是搶占了線下資源。不確定性的房地產市場,導致現在家居建材行業的不確定。
對于家得寶電商中國區做電商的未來,徐兵表示,如果只是與天貓、京東合作做電商,短期還是很樂觀的,“但對于這種大企業而言,家得寶有可能選擇去做獨立的家居電商,這樣的話,就得看總部愿意投多少錢給家得寶中國區了?”徐兵解釋道。
此前公布的財報顯示,得益于美國銷售額的增長,以及其支柱性家居裝飾產品的穩健需求,家得寶第二季度凈盈利增長13%。
盡管業內流傳的數據表示,家得寶中國區這幾年處于虧損狀態,但由于家得寶的財報中并沒有顯示單獨的地區與門店的銷售情況,記者對于家得寶中國區的具體銷售情況還不得而知。
而對于這次確定關閉的7家門店,欒曉菲表示目前沒有得到任何有關接手對象的信息。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表示,“具體什么品牌能填補家得寶的市場空白,還不能預測。紅星美凱龍這樣的同行與家得寶的模式上還存在差異,需要考慮資金狀況、經營情況以及有無擴張的需求來分析是否會接手。”此外,業內也表示,可能接手的并非家具企業,“麥德龍、沃爾瑪山姆會員店等倉儲式大賣場似乎更適合。”
推薦閱讀
日前,國內用戶量近3億的360安全瀏覽器通過微軟嚴格檢測,成功登陸Windows8應用商店,是國內少數首批登陸該商店的瀏覽器產品。這表明360安全瀏覽器在性能和安全防護、用戶隱私保護等方面達到國際標準,從而與IE、Chr>>>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家得寶關閉在華門店重頭轉向電子商務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0918/85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