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媒體的貨幣化前景很容易被看跌,因為12年許多社交媒體在高調的IPO后乏善可陳,甚至被認為是互聯網的第二個泡沫,但無論如何,數字廣告的燈光掛在最高處,2013的市場讓我們有了幾個引人注目的理由。
移動廣告貨幣化有眉目了
人們對社交媒體廣告價值的懷疑來自于社交領頭羊—Twitter以及FB,它們迅速移向移動設備后,貨幣化之路并不是很順利。比如最近Mary Meeker在她的移動互聯網趨勢報告中指出,雖然移動設備占用了人們10%的消費時間,但是它最多只能占到廣告投放商1%的廣告預算。
但是希望之星還是降臨了,FB以“新聞贊助產品”的廣告形式,移動營收達到了其總廣告營收的14%;Twitter雖沒公布數據但被指發展地更好,而Google今年的移動廣告營收上升了160%。某種程度上,這種趨勢預示著移動廣告終于跟上消費者的偏好了。
響應式廣告崛起
在移動上也許你會看見又小又難看的廣告橫幅、突然的入侵和中斷,但這些問題由于響應式設計的興起而得到了緩解,所以2012年下半年各種網絡出版商都成群結隊地移到了響應式廣告。響應式廣告的優點可以總結為:為屏幕優化內容、根據屏幕調整廣告尺寸,比如在手機上300*250的尺寸,在平板上或是桌面上就是970*90的尺寸,在中間設備上比如7英寸的平板或者Galaxy Note這樣“矮胖”的智能手機上就是160*600。
因為更智能的設計,桌面端的價值也在上漲,因為現在非響應式網站繼續實施一點擊就自動加載所有廣告、或者一邊滾動的時候一邊加載廣告,使得桌面端的響應式廣告也更受歡迎。
社交信息流廣告
從2000年至今橫幅廣告點擊率從10%降到了0.2%,所以廣告出版商創造了社交信息流廣告(讓廣告插入地盡量自然),讓社交信息流廣告被廣告商和讀者喜歡。
最為顯著的“信息流”廣告要算FB的贊助故事和Tweeter的促銷Tweet了,這讓廣告商大受鼓舞,FB Coo在第二季電話會議中也表示在News Feed平臺贊助故事的廣告點擊率是右列廣告的好幾倍。Tweeter則表示它們的點擊率從1%上升到3%,移動上平均點擊率則更高。
上下文插入廣告
以Mashable為例,我們創造了Content Lift,廣告商可以和我們合作創造一個自定義廣告形式,像寶馬的“全球創新系列”,Aloft的“***的一天”系列,他們可以自然地把廣告內容插入到頁面內容流中,而且不分主頁還是子頁面。
另外今年Visa贊助的Innovation Index 2012,使得成千上萬的社交媒體用戶可以投票他們最喜歡的科技發明,也給Mashable網站帶來了很高的人氣。
所以年底統計的時候,這些上下文廣告的文章的用戶停留時間上升了50%,里面廣告的點擊率是原來的兩倍,而且這些夾雜廣告的文章既豐富了Mashable的內容也贏得了讀者的喜愛。
推薦閱讀
12月25日消息網易新聞客戶端今日在其新浪官方微博發布一則內容為一封致歉信,承認其娛樂BigBang節目創意抄襲《新周刊》,自稱抄襲從來都不值得,也不應該被同情。 《新周刊》微博昨日16點14分日發表聲明,指責網易新>>>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為什么說數字廣告的春天來了?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5/89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