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反腐跨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地,從狂歡到糾結。而在這背后,與網絡有關的立法也處于進行時狀態。
一年來,尤其是年底關頭,不雅照“秒殺”貪官的傳奇在網絡上逐部上演,從“表叔”到“房叔”,從被醉駕“坑爹”的李亞力到“承諾”離婚的單增德。一幕幕被稱為網絡反腐連續劇的大片讓大多數網民陷入了一種狂歡狀態,不少媒體也稱之為反腐新階段。
不過,這種狀態并沒有持續太久就轉入平靜。廣州新近發生的兩件事給當前熱鬧的網絡反腐情緒澆上了一盆冷水,因為即便是檢舉揭發行為也要遵循法律和相關程序。
網絡反腐真假六四開
“房叔”和“房嬸”事件,其實是網絡反腐的高潮階段,10月有網帖曬出廣州市房管部門制作的《個人名下房地產登記情況查詢證明》顯示,廣州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其家庭成員共有21套房產,市價達4000余萬元。但蔡彬只向上級部門申報了2套,存在明顯的瞞報行為,涉嫌巨額財產來源不明。
隨后引發網絡圍觀,廣州紀檢委系統啟動調查,繼而查清楚蔡彬家庭房產數量實為22處,比之前網友反映的還多出1處。根據調查,蔡彬涉嫌利用職務便利收受他人賄賂、違反規定經商辦企業等重大違紀行為。隨后,該“房叔”被免職并被“雙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久就有網友爆料,指廣州城建系統退休人員李蕓卿有24套房產,是名副其實的“房嬸”。帖子附有24套房產的具體地址及房產所有人姓名,且顯示這些資料是來自該市房管局。
網友們似乎有著永不停歇的熱情進行轉發和評論,坐等“房嬸”也被查處。不過,網民等來的卻是澄清。李蕓卿回應說自己只是一名工程技術人員,名下有6套房,都是小戶型,有一套還是12平方米的。12月,廣州市紀委監察局預防腐敗局證實,李蕓卿并沒有違法違紀問題,其購房資金來源清楚、所有房產屬合法。
網絡反腐仿佛一下子從“過五關斬六將”迎來了挫折,可“失誤”似乎不止于此,11月30日,廣東佛山市順德區公安局副局長周錫開也被網友舉報為 “房叔”,稱其擁有價值上億元的住宅及商鋪,妻子移民且涉嫌超生。但12月12日順德區紀委對外通報稱,未發現周錫開存在違紀違法問題。
當然,這并非說明2012年網絡反腐成績不大,公開報道顯示,近5年有近40個網絡反腐典型案例,利用網絡手段反映官員腐敗的現象逐年遞增。而上海交通大學新媒體與社會研究中心昨天給《第一財經日報》提供的《2012年微博年度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其搜集到的24起影響較大的2012年網絡反腐案例中,非謠言誤傳的為15個,占總數的62.5%,也就是說將近四成有誤。
而15個真實案例中,政府已公布處理結果的案例為13個,13個已處理案例的舉報時間與政府公布結果時間之差,從被舉報到政府公布處理結果止,平均時間為28.08天。時間差在一個月以下的占76.9%。
正如《報告》所言,網民不再滿足表象,網絡反腐已進入“剝洋蔥”式的深度挖掘時代。而網絡及微博舉報一定程度上的隱秘性也進一步激發了網民參與反腐的主動性,形成了全民反腐的格局。
十多年專研反腐問題的王榮利律師告訴本報記者,隨著網絡發展和微博普及,反腐線索的曝光更加便捷。最近成功查處的幾起案例,主要是從“作風”入手,因為不雅照或者不雅視頻是非常直接和直觀的證據,但是,對于生活腐化之外的腐敗證據則比較難提供,或者不容易證實。
“舉報權”VS“隱私權”
網絡反腐雖不能百發百中,但網民的反腐熱情還在持續高漲,直到廣州的下一個消息傳來,那就是12月21日,廣州市紀委對“房嬸”事件回應稱,“房嬸”的房地產信息是番禺區交易登記中心的一名編外人員受人所托,沒有經過任何審批,違規查詢,最后被別有用心的人在網絡上發布。番禺區國土房管部門正在對泄露隱私人員進行處理。在這之前發生的“房叔”事件,已由該市房地產檔案館將泄露房產信息的責任人撤離崗位并對其給予行政記過處分。
一時間,輿論也陷入了巨大的爭議中。有一種聲音是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言行同樣應遵循法律和道德底線,如果以“自由”之名誹謗、侮辱他人,損害別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造成嚴重后果的,這也可能觸犯法律乃至涉嫌犯罪。但另外一種聲音是,為了體現黨中央打擊腐敗的決心,也符合人民群眾懲治腐敗的意愿,對于哪怕一些違反程序或者造成一定不良影響的“公開舉報”行為,只要結果正義可以網開一面。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從開辦到現在,在榕樹下發表作品的作者并沒有稿費,但是昨日總經理張恩超宣布,從明年開始他們將投入千萬人民幣,用于支付作者的稿費。 文學網站榕樹下昨日迎來自己的15歲生日,其總經理張恩超宣布,榕樹下明年開始進>>>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2爭議網絡反腐:真假六四開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8/9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