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為了iPad商標向唯冠支付的6000萬美元“天價贖金”,似乎并未對國內IT同行敲響足夠的警鐘。上周末的消息顯示,當下紅得發紫的移動互聯網應用“微信”商標也引發多方出手,混戰一觸即發。記者在國家商標局官網查詢發現,在騰訊提出申請的一周前,北京、汕頭的兩家公司已分別搶注了部分類別的商標權。業內猜測,很可能是微信項目在內測期間便走漏風聲。法律人士則坦言,由于爭議仲裁所需時間太長,騰訊步蘋果后塵直接打官司的可能性很大。
紡織公司搶注“微信”
2年,100多個國家,2億多用戶,全民熱議的微信儼然已成為騰訊手中又一張王牌。但馬化騰上周剛剛預測“1月份微信用戶數將突破3億”后,一場商標紛爭又已悄然爆發。
記者日前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官網查詢發現,騰訊申請“微信”商標時間為2011年1月24日。但在一周前的1月17日,微信商標中最核心的第38類“電信及通信服務”已被北京聯智昭陽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搶先注冊,導致騰訊的申請被駁回。
這意味著,微信在其主打類別——38類處于無注冊商標保護狀態。根據商標法,第38類是指“至少能使二人之間通過感覺方式進行通訊的服務”,正是微信最重要的“命門”。目前在商標局網站上,聯智所持的微信商標位“異議”狀態,騰訊則為“駁回復審”。業內猜測,騰訊顯然已就此事提出申訴。
想從“企鵝”口中奪食的顯然并不止聯智。記者發現,比如微信商標第25類“婚紗”已被汕頭某紡織公司注冊,第16類“文具、印刷品”,第29類“食品”,第32類“飲料”被西安某電子科技公司注冊,第30類“茶、糖果、醬油”則被安徽某食品公司申請。
疑似內測期間走漏風聲
對于幾家公司對微信商標“未卜先知”的注冊,業內IT律師游云庭猜測,微信上線時間是2011年1月21日,但商標申請時間是1月24日,可能是內測期間品牌遭泄露。
曾供職盛大的游云庭認為,此事很可能與騰訊內部流程設計有關。他回憶稱,2005年底,盛大在某電子產品展發布了盛大盒子相關的三個產品:盛大盒子EZbox,盛大易寶EZpod,盛大游戲機EZmini。“但產品發布前,并未通知管理部門,導致部分相關產品的域名當天即被搶注,無法挽回。”
目前,根據商標法中“同一商標申請在先”的規定,聯智已獲“微信”商標包括3801子類等在內的部分商品權,這對騰訊或許是個極大的隱憂。
但騰訊的法務部門似乎已注意到了上述問題。記者昨在商標局官網查詢發現,其中第35類,即“為零售目的在通訊媒體上展示商品”等分類原本同樣由上述紡織公司申請,但目前狀態已變為“商標已無效”。聯想到到微信與電商合作的流量變現計劃,很有可能是騰訊已經出手。
律師稱奪回商標變數大
蘋果和唯冠歷時大半年、痛砸6000萬美元的商標權官司還歷歷在目,騰訊的微信商標爭奪戰是否會重蹈覆轍?
游云庭稱,一般商標申請若產生異議,通常流程為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復審有異議向中級法院提出起訴——不符判決向高級法院提出起訴——終審判決。如要完整走完爭議上述流程,通常起碼需要5年;而在爭議期間,微信商標基本處在“人人都能用”的無保護狀態。
不過游云庭表示,和蘋果大戰唯冠不同的是,目前“微信”商標申請各方都還處于爭議階段,沒有人真正獲得該商標,騰訊奪回的勝算依舊比較大。若萬一申請復議失敗,微信可能面臨的下場或許只有像蘋果一樣買回商標權,或者干脆像進軍海外地區那樣改名“WeChat”。
推薦閱讀
中國移動電話用戶數已超過11億快遞行業年末集體遭遇用工荒電商促銷備案提上日程能否有效防范價格戰?喬布斯豪華游艇設計費已繳清可起航用友醫療軟件業務調整頻繁變動應對寒冬“網絡后臺實名制”或被立法推行用戶稱三>>>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8/9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