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躍/鈦媒編輯】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關于微信的新聞層出不窮:有看好的,有看衰的,有威脅論的,有不足為懼的。這廂里,運營商對微信的抱怨還未結束,那一邊,微信是否擁有商標權又惹爭議。鈦媒體昨天(12月21日)也獨家報道了對微信商標爭奪方的采訪,厘清商標之爭來龍去脈。
微信到底是什么?很多人都沒有看清楚。他們將微信或看成是O2O的應用,或看成是SNS,又或看成是LBS……但實際上都不是。
實際上微信正在復制QQ模式:我們可以稱之為太空飛船與分離艙架構;或者母艦與護衛(wèi)艦架構。微信不是一個應用,它是一個應用集群(看不到這一點,就讀不懂微信)。在這個集群里,移動IM是核心的免費應用,用以招徠客戶,并為他們提供最好的服務。留住客戶以后,微信的其他部分(附近、圈子以及其他)就開始上來做生意。
這有點像杭州旅游的模式。杭州對西湖免費,所有的游客都可以徜徉在西湖的風景里,天天參觀也不會有人來收西湖游覽費。和其他景區(qū)相比,這似乎吃了大虧。但由于杭州城與西湖一色的從容景致,人們往往愿意在杭州多逗留時日,最終給杭州貢獻了更多的旅游收入。
雖然其商業(yè)化尚未取得成效,但其核心的移動IM卻在瘋狂的攻城掠地。微信的壯大可以預見,而微信的商業(yè)化成功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盡管如此,微信也仍舊不會取得革命性的成功。在野蠻生長之中,微信走向繁榮,而且還將繼續(xù)繁榮。但也同樣是這樣的繁榮之中,微信將重回QQ老路——它會把創(chuàng)新向前推進一小步,但卻無法取得突破性的——或者說世界級的——成功。
懂產品的模仿者
從kik到Talkbox再到米聊,最終是微信贏得了競爭。
CBN記者黃曉常解釋微信的成功時說,騰訊是一個很懂產品的公司。這使得騰訊模仿的每一款 產品都能夠穩(wěn)定在一個既定的水準上。“如果大家都是模仿者,假如一個大公司在穩(wěn)定性、微創(chuàng)新和執(zhí)行力上都做得不差,甚至比初創(chuàng)公司做得更好的時候,初創(chuàng)公司還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騰訊還有很強的執(zhí)行力。2010年12月10日,米聊發(fā)布Android版,12月23日,發(fā)布iPhone版;2011年1月12日,發(fā)布Symbian版。微信2011年1月24日發(fā)布iPhone版;27日,發(fā)布Android版;29日,發(fā)布Symbian版。2011年一年,微信共發(fā)布4個平臺版本共44次更新。
懂產品,所以比單純模仿的小公司更容易掌握精髓;執(zhí)行力強,所以產品落地和迭代的速度更快。再加上騰訊的號召力和規(guī)模優(yōu)勢——這一點在今年表現尤其明顯,打通了QQ和微信以后,越來越多的人可以平滑過渡。加上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幾乎成為裝機必備,微信的用戶數幾乎可以等同于智能手機的出貨量。
艾媒咨詢8月發(fā)布的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二季度末,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達到2.9億戶;12月20日運營商公布的數據顯示,3G用戶2.2億臺。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預計明年1月微信用戶達到3億。從中基本可以看出,微信與智能手機的發(fā)展基本同步。
但和一家純粹的移動互聯(lián)網公司不同,微信的成長得益于騰訊的寬松環(huán)境和資源傾斜,也受制于此。它不必尋求融資,但也無法專注移動互聯(lián)網,作為騰訊的一部分,商業(yè)變現、協(xié)助集團成功,都是其命定的一部分。
因此,在微信的成長中,過早的進行了商業(yè)化嘗試,而且微信也越來越“臃腫”。相比之下,作為獨立的公司,Twitter、Whatsapp、乃至于中國的“唱吧”等,都依靠融資或少量收入存活,并未急于建立商業(yè)模式,而破壞其成長性或用戶體驗。但微信幾乎從壯大的一開始,就開始探索營收問題。
雖然,這并不能阻礙微信的壯大,但卻會限制微信的跨越式成長。微信有一個夢幻般的開始,然后它就回到了現實的商業(yè)社會之中。
核心競爭力:移動IM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微信的商業(yè)化來判斷其成敗,這大錯特錯。
決定微信成功的原因只有一個:它是短信和語音的最佳替代品。作為移動時代的IM,微信可以通過wifi和移動網絡,更好、更快而且便捷的與親朋好友聯(lián)絡,這是微信得以存活、和口口相傳的基礎。
實際上,這已經引起了運營商的擔憂。2011年,短信和彩信給中移動帶來了460億元的收入。而微信正從中移動口中奪食。據悉,今年運營商的短信收入已經開始下跌,而中移動和中聯(lián)通也明確將微信視為威脅。由于微信即將達到3億下載量,我們可以大體斷定:其中往來的信息內容,原本都屬于運營商的短信收入范疇。如果微信替代短信的30%,就將直接導致中移動收入減少140億元。
雖然在運營商網絡下,運營商能夠獲得流量收入,但這與短信豐厚的利潤相比,已經黯然失色(這也是用戶選擇微信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微信的收入或許取決于移動支付或者O2O,但微信的壯大與之完全無關。只要微信相對于短信、彩信、語音通話(尤其是長途語音通話)仍具有優(yōu)勢,這款完全免費的應用就會隨著智能手機和3G網絡的發(fā)展自然生長。
多元化:復制QQ模式
從微信后期的走勢來看,微信的發(fā)展方向就是復制QQ的成功。
QQ的成功可以解釋為:QQ本身并不賺錢,但依靠強大的用戶黏性,騰訊不斷的拓展QQ的外延,并通過外延衍生品賺取收入。
微信的思路顯然也如此:繼續(xù)強化微信的核心競爭力——移動IM,使之成為用戶的首要選擇,從而確保每個用戶都能從中獲利,而保持使用狀態(tài)。
考慮到單純的移動IM(或者說語音IM)缺少盈利空間,騰訊開始為微信增加“衍生品”。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今年,Facebook預計會比其他移動廣告平臺在移動展示廣告方面的收入多一些。這家社交網絡公司目前已經將18.4%的美國移動展示廣告費用收入囊中。 據eMarketer預測,由于Facebook將其收入來源(或多或少的)從桌面PC向移>>>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8/93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