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機關公布一批網絡犯罪典型案例,從中可以看出,完善法律,加強監管,建立互聯網秩序刻不容緩。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大范圍普及和迅速發展,互聯網領域信息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近日,公安機關公布了多起典型案例。
網購個人征信記錄,多地現非法刷卡套現牟利
2012年5月16日,江蘇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網安大隊民警發現,有人在網上發布信息,雇人從郵局取掛號信,每封酬謝200元。調查發現,嫌疑人打算雇“馬仔”辦理假身份證,到郵局等地點取掛號信、快遞,同時在網上尋找并購買個人銀行征信系統相關信息。
經查,嫌疑人涉及湖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等地。2012年5月17日,南京市公安機關抓獲犯罪嫌疑人許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據介紹,許某等人通過辦理假身份證冒領受害人申辦的信用卡掛號信,并在網上購買受害人的個人征信記錄(包括個人身份信息及銀行信息)等資料,激活信用卡,刷卡套現牟利,對信用卡管理秩序、公民財產權利造成了巨大損害。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低價買高價賣,個人信息網絡買賣已成利益鏈
2012年3月15日,上海公安機關在辦理一起信用卡詐騙案時發現,犯罪嫌疑人用于作案的大量公民個人信息均購于互聯網,由此發現一個非法出售個人信息的犯罪群體。辦案民警通過追蹤定位,查明有大量的公民個人信息、機動車主信息、學生學籍信息及大量企業信息等被非法銷售。通過網絡以每份60元—200元不等的價格買進,再以150元—300元的價格販賣給下家,嫌疑人從中獲取非法利益。
3月至8月期間,公安機關先后抓獲涉案嫌疑人段某某等31人,并成功抓獲負責某衛生局信息數據系統運行維護的嫌疑人張某某。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推薦閱讀
面向兒童的應用程序和網站如今必須先征得父母的同意,才能收集孩子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包括照片、視頻、地理位置以及網上行為等,無父母同意,數據不得交移至第三方公司。 12月20日消息,據外媒《華爾街日報》報道,美>>>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個人信息頻繁泄露 網絡是重災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8/9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