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激戰正酣。
無論是“批零結合”的模式突破,還是供應鏈金融系統升級2.0版本,銀行的相關業務創新無疑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民生銀行汽車金融事業部總裁韓峰19日對記者表示,“過去金融機構認為零售就是零售,批發就是批發,不僅很難打通,而且內部之間項目掣肘。從明年開始,民生銀行將進行全產業鏈的開發,打通批發和零售環節,推出融通汽車產業鏈模式。”
無獨有偶,民生銀行前任副行長、現任平安銀行行長邵平19日表示,9月整合收官的新平安銀行也提出要發揮以往深發展的供應鏈金融先發優勢,做大公司業務,近期專門開發了互動、協同和可視的供應鏈金融2.0版本。
“截至目前,平安銀行貿易融資、供應鏈融資余額將近2800億元,但我們的不良率仍在0.35%以下。這樣的資產質量水平,無論是在經濟的上行周期,還是下行周期,都是非常良好的。”平安銀行對公產品與現金管理部總經理金曉龍19日對記者稱。
汽車供應鏈樣本
近日,民生銀行同德勤聯合發布的《2012汽車金融報告》指出,目前汽車消費金融供給仍存在嚴重不足,汽車信貸的滲透率僅為10%,遠低于美國等成熟市場的70%。
一方面是由于貸款門檻高、貸款購車手續繁瑣等原因導致消費者貸款購車不踴躍;另一方面,則是單筆金額偏小且手續繁雜,導致銀行參與積極性不高。
據記者了解,截至2011年底,汽車消費金融市場余額已突破3000億元,但目前商業銀行在汽車消費金融的資源投放有限,近幾年余額均保持在1000億-1500億元左右。
在傳統的汽車批發金融服務上,目前,為汽車經銷商提供批發融資的銀行主要包括民生、中信和平安,主要以庫存融資、建店融資、并購貸款和現金管理等產品為主。
“商業銀行傳統的汽車消費貸款業務由于缺乏對渠道的掌控力,推廣成本較高。但是借助商業銀行擅長的批發業務所積累的渠道資源,可以通過快速復制實現規模化擴張。因此,‘批零結合’的模式應運而生,用以彌補渠道掌控偏弱的不足,將成為商業銀行汽車金融業務的發展趨勢。”韓峰稱。
從明年開始,民生銀行將進行全產業鏈的開發,打通批發和零售環節,推出“融通汽車產業鏈”模式。
平安銀行在供應鏈金融2.0中也提出針對汽車供應鏈的金融服務,具體模式為,一家汽車生產廠商內部ERP系統與平安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對接,平安銀行根據數據放貸,廠商即時得到出賬結果,據此安排生產計劃。
當經銷商贖貨時,可以先通過網銀提交申請,線上劃轉資金;平安銀行據此審核,全電子化流程,5分鐘即可通知廠商(或者監管方)放貨。
“通過供應鏈金融,寶馬經銷商融資目前可以做到‘單輛車、與車價及訂車到售車周期’精確匹配的融資服務。”寶馬金融市場總監劉軍對記者稱。
上述報告預測,未來十年中國汽車消費金融的市場容量將超過10000億元,以汽車消費貸款為主的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將占據超過一半的市場份額。報告預計,2015年汽車消費金融市場余額將達到6700億元,其中商業銀行消費貸款余額將占49%,信用卡車貸分期付款將占20%,汽車金融公司將占24%,其他資金約占7%。同時,消費金融滲透率可以在未來十年從目前的10%提升至30%以上。
銀行、電商多方混戰
“供應鏈金融現在是四流合一,包括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銀行方面是從資金流角度切入,電商更多的是從商流角度切入,現在我們看到電商主導的企業,都在做一些跨界,包括阿里巴巴小貸、蘇寧易購小貸,也在向資金流方向延伸。”金曉龍稱。
部分大行也在跨界,向供應鏈的商流、信息流延伸,以交行為例,今年8月份,其推出了交博匯電子商務平臺,企業入駐“交博匯”可享受交行資金清算、融資貸款的服務,實際上也就是供應鏈金融的拓寬。
對此,金曉龍認為,作為銀行必須清晰的看到四流合一的傾向,每個行業(銀行、電商等)都有它的優勢,銀行是跨界,還是尋求和其他機構、行業合作,這是多樣的選擇。
2009年,平安銀行推出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截至2012年11月底,有150多家大企業采用該行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3400家上下游配套企業獲得供應鏈融資。
平安銀行最近完成的一項對800多家企業進行的供應鏈管理調查顯示,有近70%的受訪企業希望能夠借助網絡技術和供應鏈管理系統了解上、下游供應,經銷商的財務狀況,庫存和生產、銷售計劃等信息。也即供應鏈協同趨勢與可見性需求。
不過一分行對公業務人士對記者稱,因為不少企業的財務系統還是割裂的,如果真正做到供應鏈金融可視化,對企業來說,還要求其系統要具有開放性,要有魄力與外面進行互聯互通,這是一個難點。
另外,她稱,供應鏈金融2.0也還要求企業內部采購、財務、物流等系統要進行有效的整合,也就是說接近企業管理2.0版。“同時,還需要銀行和企業之間的IT系統要有比較標準化的接口標準,就是銀行和產業接口要有個標準化的方向”。
推薦閱讀
NASA近地小天體(near-Earthobject,NEO)項目負責人耶麥斯(DonYeomans)在YouTube視頻上表示:“這只是一個舊循環的結束,新循環的開始。就像12月31日,日歷到了盡頭,但明年的新日歷又從1月1日開始。” 北京時間1>>>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供應鏈金融激戰正酣:銀行電商多方混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8/93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