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內互聯網市場發生了許許多多極為重大的標志性事件,其中,最為重大的標志性事件便是國內互聯網市場開始告別依賴模仿全球化開發的老路,從關注國計民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貼近市場,開發最適合國人應用的互聯網產品,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產品,使得本來全球化味道濃郁的互聯網越來越變得有“中國味”啦。
優酷土豆突然合并 冤冤相“抱”“合”時了
兩家彼此之間存在上億版權官司及諸多過節未了的公司,竟然能在一夜間合并,2012年,優酷與土豆的聯姻,就是這般的挑戰了人們的想象力。2012年3月12日下午,優酷和土豆通過各自的渠道,在同一時刻宣布,雙方已簽訂協議,優酷和土豆將以100%換股的方式合并,新公司名為優酷土豆股份有限公司,土豆網隨后將退市,古永鏘將擔任新公司董事長兼CEO。8月20日上午,優酷、土豆同時在香港分別召開了各自的股東大會,優酷土豆合并方案均獲得各自股東高票通過,優酷土豆集團正式誕生。
視頻行業老大和老二的合并,讓行業集中度陡然提升,也大大加強了視頻網站在版權方面的議價能力。
【點評】
不論是上市前還是上市后,土豆網都屢屢被傳出遭到并購的風聲,其中最靠譜的則是被新浪收購,因為門戶網站中,只有新浪在視頻方面的步伐是最慢的,擁有土豆恰恰可以快速補上這塊短板。而人們想都沒想過的,則是土豆被優酷收購,因為這兩家公司實在是有太多的“死結”了,上至公司高管,下至普通員工,都充滿著敵意。畢竟,一個行業第一,一個行業第二,關系不會好到哪里去。
正因如此,當雙方曝出合并的消息后,連很多業界資深人士都大吃一驚。以至于人們紛紛調侃,還有哪些“冤家”能夠合并,比如百度與谷歌、騰訊和360,甚至于潘石屹[微博]和任志強……。而對于優酷土豆的員工而言,更難接受的則是在情感方面,尤以土豆為甚。為此,從合并之初至今,古永鏘一直在不遺余力的推進雙方文化的融合。從目前發展來看,優酷土豆的合并正在走向成功。
互聯網公司發力移動終端
不賣硬件賣服務
百度、360、騰訊、阿里巴巴、網易、搜狐、小米等相繼進軍移動終端(智能手機等)市場,絕對稱得上2012年互聯網行業的一件大事。
作為一股潮流,“大佬們”的思路似乎也十分相近,即是以“低利潤甚至零利潤”的銷售模式迅速占領移動終端(智能手機等)市場,從而實現未來“靠提供內容及服務賺錢”的最終目的。
以手機為例,眾多互聯網公司紛至沓來,試圖將手機產業由“前向收費”轉變為“后向收費”,而這一發展思路大幅度拉低了手機的價格。在很多互聯網“大佬”看來,手機硬件作為基礎產品,未來將無限趨近于“免費”。
正如小米手機CEO雷軍所說,“小米要用做互聯網的方式來做手機,不靠硬件賺錢”。 與此同時,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也曾透露過其推出“特供機”的意圖,“360特供機甚至不會出現360標識,其仍將沿用合作的硬件品牌,只是手機中會內置各種360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甚至操作系統,接著360再通過這些應用所產生的流量來挖掘商業模式”。
【點評】
對于“互聯網公司進軍移動終端市場”的未來,業界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不論如何,小米CEO雷軍用其“截至今年11月底,銷售額已突破100億元”的數據,至少證明了“互聯網公司也玩得轉移動終端”這一事實。
當然,產能、售后……,這些傳統行業所面臨的問題,同樣是殺入移動終端市場的互聯網公司們難以逾越的障礙。此外,想要真正搶灘我國巨大的移動終端市場,這些互聯網大佬同樣要遵守“不斷創新”的生存法則,反之,他們同樣難逃被最終淘汰的宿命。
唯品會、歡聚時代成功上市
為中概股赴美上市“破冰”
成立于2008年,總部位于廣州的中國折扣電商網站——唯品會于今年3月23日正式登陸紐交所。
雖然唯品會的上市打破了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中概股上市僵局,但其發行首日的表現卻并不盡如人意。彼時,唯品會開盤價為6美元,較6.5美元的發行價跌7.7%,盤中最低跌至5.42美元,收盤價為5.50美元,較發行價跌15.38%。對此,唯品會董事長沈亞表示,資本市場低估了唯品會未來的價值。
10月15日,雷軍投資并擔任董事長的歡聚時代公司公開表示,公司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擬在納斯達克上市,融資規模約為1億美元。11月22日,歡聚時代上市首日上漲7.71%,報收于11.31美元,市值超6億美元。
今年6月11日,由多玩YY更名而來的歡聚時代定位于“全球首個富集通訊業務運營商”,旗下的YY平臺包括YY.com、YY語音、多玩游戲網以及手機YY。其中知名度最高的YY語音已成為擁有4億用戶的社會化平臺,同時在線人數峰值約為1000萬。2012年8月,YY語音月活躍用戶數約為7050萬。
【點評】
從2010年四季度開始至2011年二季度,中概股掀起了空前的上市熱潮,新上市的中概股也一度受到了大批美國投資機構的熱捧。但此后,小部分中概股相繼爆出財務造假、招股書夸大、盈利能力差等負面消息,造成“中概股”一度成為了各大做空機構惡意做空追逐獵殺的對象。這直接導致了以迅雷、盛大文學為代表的企業因估值不理想,最終取消了上市計劃。
由此來看,唯品會、歡聚時代上市的最重要意義,似乎主要在于其打破了2012年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僵局。
阿里巴巴、盛大退市
環境因素應為始作俑者
2012年2月,盛大網絡宣布私有化建議獲得公司董事會通過,首席執行官陳天橋宣布以每存托股41.35美元的價格收購盛大網絡在美發行的存托股份,交易估價約為23億美元。
4個月之后的6月20日,隨著港交所的營業結束,阿里巴巴B2B正式從港交所退市。從今年2月21日,阿里巴巴集團和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聯合宣布,向港股上市公司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董事會提出私有化要約以來,歷時4個月,阿里巴巴私有化終于塵埃落定。
這兩個網絡公司巨頭退出資本市場的始作俑者,除了公司自身發展需要外,還有環境問題。去年二季度以來,中國概念股頻頻遭到做空機構質疑,財務造假丑聞也使投資者對中國企業產生不信任情緒;部分互聯網企業估值過高引發“泡沫論”,以及對“VIE”結構是否合法、中國企業是否誠信的爭論一直延續,再加上美國經濟復蘇緩慢、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美國股票市場市況不佳,整個中概股板塊經歷了多次快速下滑。
自從去年遭到做空機構頻頻“獵殺”以來,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一直處于“偃旗息鼓”的狀態。無論是從新股IPO的數量及規模,以及上市后股價表現來看,均無法再現2010年時的盛況。一些遭到做空的企業無法繼續滿足上市要求而被迫退市,而更多的企業則選擇了主動私有化退市。
去年以來,包括盛大、環球天下等在內的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以及在港上市的阿里巴巴網絡有限公司,都加入了私有化退市的浪潮。
【點評】
退市私有化似乎本身就是一筆虧本買賣。但“上市、退市、再上市”的模式其實早有先例,業界人士認為,阿里巴巴和盛大網絡都是選擇以退為進的做法,讓企業獲得市場價值,以未來發展爭取更大的空間。
“雙11”天貓淘寶創記錄
電商2012年呈現井噴
2012年可謂電商的“井噴”年,有數據統計顯示,淘寶和天貓2012年前11個月銷售額突破1萬億元。銷售額相當于今年前11個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68萬億元的5%。不僅如此,天貓和淘寶更在今年的11月11日,創下了新的成交記錄。
11月12日凌晨經阿里巴巴集團確認,“雙11”時天貓和淘寶的支付寶總銷售額達到191億元,是去年的三倍多,其中僅天貓就完成了132億元,淘寶則完成了59億元。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更在隨后表示,“雙11”并非所謂電商大戰,而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信號,新的商業模式大戰傳統商業模式,制造業貿易商們將會發現:今天的形勢變了,新經濟起來的時間到了!
【點評】
雖然,在“雙11”期間,天貓淘寶獲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在一個月之后的12月12日,以同樣促銷的方式卻沒有獲得一個月前的轟動效果,淘寶、天貓以及京東商城拒絕對外公布12月12日當天的成交額。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電商們一味壓低價格、拓寬品類組合及商品品類的數量,提高客戶體驗,卻缺乏如何深入地把握并且引導消費者需求以及如何與供應商和品牌商實現合作共贏、如何實施差異化商品組合等的“商業本質”,而傳統的零售企業在用技術手段解決商業中的問題、設計強大的數據挖掘與分析系統、深入挖掘消費者需求等“技術本質”上有所欠缺。
京東副總裁吳聲被曝“食京”
齊家治國順序不能反
2012年10月18日,有媒體著文《一個神秘包裹牽出的真相:京東副總裁的“食京”生意鏈》。文章就京東商城高級副總裁吳聲與申音、劉新華、羅振宇等多位業界知名人士成立公司,為京東商城等多家單位提供服務一事進行了報道,其中一些所服務單位還與京東商城構成競爭關系。文章將其形容為吳聲的“京”外生意鏈。吳聲是凡客的創業元老之一,歷任凡客公關總監、V+負責人、凡客副總裁,2011年12月跳槽至京東商城任副總裁,負責公共關系部的運營和綜合管理工作。
對于該報道的證據來源,文中點明,主要是來自于吳聲電子郵件的截屏,而提供這些截屏的人,則是曾經與吳聲最親近的人——吳聲的前妻。
吳聲“京外生意鏈”被曝光之后,引發業界一片嘩然。不過,“受害者”京東商城董事長劉強東卻一直保持沉默。直至一個月后的11月23日,劉強東在公開場合首度回應稱,“從公司角度來講,我們看到的吳聲,加入京東以來工作兢兢業業,并沒有利益輸送”。
【點評】
公司高管在外成立公司,反向服務于所就職的公司,這在當下的商業環境中早已屢見不鮮,銷售、市場、廣告、公關等等,概莫能外。很多公司高管,一邊在就職企業里當著經理人,一邊在外面做著老板,從心理層面到物質層面,都獲得了彌補或收益。因此,當“吳聲事件”被曝光后,人們并沒有把焦點過多的集中在吳聲的“吃里扒外”,畢竟,吳聲在任期間,京東的影響力還是大幅上升的。如果僅從結果導向來說,甭管服務于京東的第三方企業是不是吳聲自己開的,只要服務質量和價格得到了劉強東的認可,也無可厚非。
因此,該事件的真正引人之處,倒是其中的“八卦”成分,即吳聲成為又一個因為前妻/前女友而倒下的知名人物。古人云,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順序其實是很有講究的。如果順序顛倒了,齊家還沒做好就出門治國的話,最終往往兩頭落空。
微信用戶量快速增長
趕超微博恐成定局
截至9月30日,三季報顯示,新浪微博的注冊用戶和活躍用戶分別為4.24億和4230萬。
同樣是在9月,騰訊馬化騰宣稱,微信注冊用戶已突破2億。要知道,這是一個驚人的增長速度,早在2011年3月,微信還只有1億的注冊用戶。而就在日前,馬化騰再度宣稱,明年1月,微信用戶數量將破3億。
雖然微信用戶量與新浪微博仍有差距,但如果人們將微信與微博間的爭斗上移至騰訊與新浪,則不難發現,新浪微博正在“以一敵二”,同時面對來自于騰訊微信、騰訊微博的兩面夾擊。
據了解,目前騰訊微博已與騰訊內部超過16個產品打通,特別是與IM(如QQ)、SNS平臺(如微信)融合,這已成為騰訊立體化社交平臺的重要部分。
相比之下,雖然新浪微博今年4月才開始商業化,但其“二季度營收1200萬美元,三季度翻番,四季度還將增長”的答卷也著實令人滿意。就在此前不久,有傳聞稱阿里巴巴正在與新浪微博洽談戰略投資事宜,根據傳聞,阿里巴巴入股后,未來會占新浪微博獨立公司15%至20%的股份。在業界看來,擁有4億用戶的新浪微博與淘寶結合,怎么看都是雙贏。
【點評】
在微博、微信、米聊、QQ等百家爭鳴的年代,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思考如何作出選擇,也正因為此,SNS平臺們的爭斗也日趨白熱化,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最終的被選擇者。
有業界人士認為,在微信快速增長的背后,新浪與阿里巴巴的合作正是新浪為了對抗騰訊微信而采取的行動,新浪試圖據此阻止微信發展成移動平臺上的“淘寶”。
雖然微信發展勢如破竹,但其與傳統電信運營商間的矛盾也越發激烈,不久前,中國聯通寬帶在線總經理何華杰公開表示,“如果按照用戶數量來衡量,騰訊實際上已經是中國的第二大運營商”。 而馬化騰則強調,“互聯網開發商和運營商是一種互惠共贏的關系,并不是對立或者并列的,是上下產業鏈承載的關系”。
2012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漸露鋒芒
看到這個標題,估計很多讀者會拍磚,在盤點2012國內互聯網那一件件令人窒息的事件之際,何以會用上“中國特色”這四個字。原因無它,因為本來是屬于“帕來品”的互聯網,如今在國內3億網民的辛勤哺育下,越來越長得象“中國娃”啦。
說起2012年的互聯網,頭功當屬國內已經基本上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正是有了智能手機的普及化,加上各家運營商為了吸引眼球和市場份額而推出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流量套餐,使得手機上網成了一件碎碎的事情。于是乎,俯瞰中國大地,隨處可見低頭用手機上網的網民,互聯網已經滲透進國人日常生活的每一刻、每一分,為中國特色的互聯網澆灌出最為富饒的土壤。
說起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笑得最歡實的首屬馬云,其統帥的阿里巴巴在今年“雙十一”電商促銷大戰中,以單日銷售額191億元的驕人業績笑傲全球,令沃爾瑪、亞馬遜等全球知名零售商俯首稱臣,馬云也憑此入選央視“2012年度經濟人物”。笑得次歡實的當屬騰訊,繼QQ國內無人匹敵之后,騰訊開發的微信在2012年以不可一世的霸氣雄據多數網民的手機客戶端,令曾經在手機通信領域占據一席之地的飛信落荒而逃,用微信吧,要不你就out了。
當然啦,中國特色的互聯網功能海了去啦。雖然中國的互聯網開發商沒能趕上全球互聯網開發的第一波,但是上帝也不會是單單垂青西方發達國家的白人們,當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逐漸浮出水面后,精于捕捉商機的中國互聯網開發商敏銳地抓住了這一商機,開發出眾多適合中國人應用特色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畢竟來說,在移動互聯網領域,中國人是和其它國家的開發者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放眼2012年國內移動互聯網,五花八門、精彩紛呈、新穎靈動的新產品層出不窮,這里邊做得較為出色的當屬歡聚時代,其開發的互聯網語音產品不僅贏得了國人的喜愛,還實實在在贏得了賺錢的里子,更令業內人士服氣的是,歡聚時代還成功地在今年11月登陸美國資本市場,完成了國內互聯網企業今年下半年赴美上市的“破冰之旅”。
透過2012年國內互聯網市場的重重煙霧,我們欣喜地看到,國內互聯網的發展已經告別了初期完全模仿西方發達國家開發的老路,也告別了靠網絡流量、靠眼球、靠制造噱頭來吸引風險投資者的老路,國內互聯網發展之路一步步在向下沉,再往腳踏實地的路子上靠,再往能夠滿足國人衣食住行需求的方向靠。由此我們相信,在即將到來的2013年里,中國特色的互聯網之樹將結出更為豐美的果實。
360進軍搜索引擎
百度如鯁在喉遭遇最難纏對手
盡管互聯網行業的創業者很多,但是幾乎都不約而同避開了搜索這一領域。因為,在該領域,百度實在是太強大了,連騰訊、搜狐這樣體量的公司,多年來費盡心力,都難以撼動百度在搜索領域的地位。
但是,偏偏就是有“不信邪”的公司,這就是剛剛與騰訊打過架的奇虎360。2012年8月16日,奇虎360低調推出自有搜索。與以往很多產品不同,對于這款產品,360并沒有進行宣傳,但即便如此,也旋即引起了業界的震動和百度的反制。8月21日,百度開始對從360搜索導入的流量進行提示,建議用戶將百度設置為
推薦閱讀
此前新浪微博的內部管理分為四個部分,原微博事業部總經理彭少彬負責PC端的產品,王高飛作為無線事業部總經理負責移動客戶端的產品,COO杜紅負責微博的廣告銷售和市場,另外新浪網的總編輯陳彤旗下的各個門戶頻道是運>>>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2012中國互聯網十大事件:優酷土豆合并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8/9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