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冷風)近段時間,沃爾瑪入主后的國內最早網上超市1號店頻頻曝出問題。據廣州日報報道,有消費者參與團購海參發現分量有問題,打了不下150個客服電話,但遲遲沒有得到一個滿意的說法。
記者了解到,全球零售老大沃爾瑪中國本土化表現一直不佳。從去年以來,沃爾瑪中國區高層地震不斷,人事浮動。去年,沃爾瑪首席運營官于劍弈、公司事務部副總裁李成杰、采購副總裁林靜華相繼離職。今年5月,沃爾瑪中國區首席營運官羅世誠、高級營運總監向國榮及首席財務官羅睿瀾三位高管辭職。所以,沃爾瑪一方面調整人事,一方面加速電商業務。沃爾瑪收購1號店,表明其在華發展電子商務平臺的決心已露。
沃爾瑪進軍國內電商可謂雄心勃勃。10月26日,沃爾瑪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麥克道(Mike Duke)在上海當著于剛的面兒明確表示,1號店就是沃爾瑪在中國的電商平臺。從此1號店可以名正言順地使用“網上沃爾瑪”這個標簽了。在獲得商務部認可后,沃爾瑪最終獲得1號店51%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
沃爾瑪增持1號店后的管理層整合早在11月份就已開始,多位1號店副總裁級別的高管發生職位調動,而繼任者皆為沃爾瑪電商團隊成員。
有專家指出,控股1號店后,沃爾瑪將面臨三線作戰。一方面要繼續調整其線下零售在華經營管理模式,從近年來不斷爆發的產品質量事件中徹底走出來;同時,盡快完成一拖再拖的好又多整合工作;還有,同步在線上推進與1號店的對接整合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沃爾瑪家居類產品擁有的“明庭”、“愛逸特選SE”、“美好家園”三大自有品牌中,前兩者已經在1號店上架,并標注有“沃爾瑪自有商品,1號店獨家網絡銷售”字樣。據了解,沃爾瑪自有品牌的商品,將保持線上、線下同價。這被視為沃爾瑪與1號店資源整合最重要的一部。
早在1號店被換血之初,IT商業新聞網就擔憂,國內電商布局上,沃爾瑪會遇到三個不可回避的難題:
1、水土不服,管理團隊問題。
目前,山姆會員商店網上商城規模有限,沃爾瑪自建電商平臺也尚未上線,在此時就將1號店團隊“邊緣化”風險不小,繼任團隊運營能力存疑。沃爾瑪加速“換血”1號店顯得有些操之過急。
投資分析師曹朝陽認為,沃爾瑪等外資企業在中國,首先要面臨本土化問題,但由于不同的管理風格會造成一定的沖突。沃爾瑪管理風格比較強勢,或許一些高管會不適應這種風格。
2、國內電商巨頭鼎足而立,競爭激烈,沃爾瑪如何突圍?
國內電商已成京東、天貓等巨頭等鼎足而立之勢,沃爾瑪很難突圍,再加上中國的零售業從線下到線上都陷入到了無休止的價格戰爭之中,環境惡劣。今年的電商行業喧囂異常,從6·18群雄混戰,到8·15京東、蘇寧雙雄對決,電商為了市場占有率,血腥降價,盲目擴張,前景一片迷茫,沃爾瑪要攪局國內電商,難度很大。
3、枷鎖在身,面臨盈利難題。
沃爾瑪控股1號店獲批后,因涉及反壟斷調查,商務部開出限制性條款。條款規定,沃爾瑪控股的1號店資產只能做自營業務,它已經開放平臺的1號商城從1號店剝離。因無法展開開放平臺業務,與京東等B2C一樣,盈利將成為1號店的最大難題。放平臺的1號商城從1號店剝離。因無法展開開放平臺業務,與京東等B2C一樣,盈利將成為1號店的最大難題。
最近傳出的消息,沃爾瑪對1號店的投資主體因政策限制而被逐漸邊緣化,其創始人于剛和創業團隊也可能離開。這表示沃爾瑪進入中國網絡零售業并非一帆風順,還有很長的摸索適應過程。
如今隨著事態的發展,問題進一步凸顯,也更為嚴重。不但1號店高管頻繁離職,服務水平被人詬病,沃爾瑪甚至上了“黑榜”,出現在2012年的十大違法案件的通報名單中。長此以往,1號店難免被邊緣化,那沃爾瑪布局國內電商的前景又在哪里呢?
推薦閱讀
在國內電商與傳統商場的混戰中,“海淘”網站已然成為了這場商戰中電商的生力軍,對傳統商場形成了夾擊的態勢。國內的“雙十一”促銷之戰才偃旗息鼓,熱情未減的中國網民又投入到“美國購物季”中海淘。 海外購正逐漸>>>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8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