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北極冰川一樣,堅硬的銀行領地正在被互聯網這團熱氣消融。
“光棍節”當天,支付寶讓所有的銀行緊張起來了。11月11日,天貓加淘寶銷售額達到191億元,超過1億筆訂單完成支付。其中,支付寶快捷支付交易筆數占到所有交易的45.8%,支付寶提前充值帶來的余額支付占31%,而傳統網銀支付,所有銀行渠道相加只占到23.2%。
銀行與互聯網公司在“支付”正面戰場的交鋒中完敗。“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第三方支付變成了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非常感慨:“今后互聯網會給銀行帶來更大沖擊,銀行的許多傳統業務可能不會存在了。”
如果有一天,銀行現有主營業務全部免費或收入低得可憐,那么銀行如何生存呢?不幸的是,目前國內商業銀行的傳統金融業務正在走向這個邊緣。
如同當年的電信業一樣,數據業務超越了原本賴以生存的語音業務后,電信業被徹底改變了。與此類似,對于目前擁有111萬億元資產的中國銀行業來說,數據業務全面超越金融業務也只是時間問題。從路徑上來看,移動支付代替傳統支付、人人貸代替傳統存貸款、眾籌融資替代傳統證券業務,互聯網金融的這三個趨勢中,前兩項正在沿著數據的路線迅速瓜分商業銀行。
誰是誰的工具
十多年前,互聯網與銀行的結合是從技術支持開始的。當時的互聯網公司主要是幫助銀行把網點業務搬到網上。當時互聯網還僅是金融行業擴大規模和范圍的工具。
2001年,國內的第三方支付以網關模式興起,它的最大問題是門檻低,價值有限,簡單地做網關軟件而并不深入。到2005年,新支付企業包括易寶、支付寶、財付通等逐漸發展起來,呈現出一些新的模式。第三方支付開始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業務模式也更加多元化。
隨著電子商務和第三方支付的成熟,2007年前后,互聯網與銀行的結合從技術領域進入了金融業務領域。
當時第三方支付主要是把銀行原來的支付渠道范圍擴展,支付效率提高,但支付本身并不賺錢,從交易中提取的低額手續費難以支持公司持續經營。這也是當初銀行不太重視的原因所在。支付本身不賺錢,但它的副產品信息和數據卻像“金礦”一樣越積淀越有價值。
2011年5月,央行對第三方支付公司下發牌照。根據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央行將其正式納入監管體系。正是央行的開放態度使得第三方支付進入了規范化領域,這也成為互聯網公司沖擊銀行支付業務的基石。
易寶CEO唐彬認為“第三方支付給金融的開放和創新帶來了一股新力量”
“有了牌照,開放了新的領域,雖然叫非金融支付清算機構,但本質上講支付結算就是一個準金融業務。”在企業發展的第十個年頭,易寶支付CEO唐彬覺得公司的前景終于豁然開朗了。此后的2012年成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發展最重要的一年。
互聯網公司準金融的屬性開始發酵。2012年9月18日,騰訊宣布打通旗下財付通與移動產品微信的應用通道,這意味著2億微信用戶可通過掃描商戶二維碼的方式付款,并享受折扣優惠。未來兩者的合作將實現微信用戶之間的轉賬。
11月19日,財付通宣布和美國運通合作,推出新的支付代購平臺,使得國內的用戶能夠通過人民幣跨境結算支付購買到美國產品。
在數據支撐下,商業銀行在支付領域的主角角色被逐漸替代。“第三方支付給金融的開放和創新帶來一股新力量,未來我認為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突破。”唐彬說。
目前致力于發展行業支付業務的易寶公司,已占領了近乎整個教育行業與絕大多數航空行業等領域的第三方支付服務。易寶支付簽約的大中型商家超過30萬家,年交易額超過千億元。
在海量交易的基礎上,數據積累和深入加工讓唐彬看到了更大的商業價值。據唐彬透露,第三方支付手續費大概在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一之間,這一部分已經出現了同質化的充分競爭,利潤很薄。而易寶正在嘗試為航空領域代理人提供周轉資金。在旺季時,這些代理人資金不夠,易寶則與銀行一起,為其提供一定的信用額度,周期為三五天。易寶可從這項業務中收取百分之一的手續費。
這塊業務年化收益比小額信貸要好而且風險低,它的關鍵是互聯網公司能以較低成本獲取那些由交易產生的信息數據。
不僅如此,易寶還在進一步挖掘數據價值。“如果能通過交叉營銷,比如把航空用戶帶給電信,把電信的客戶帶給理財,易寶就可以在這上面收取營銷的手續費,這個費用相對就較高,給客戶帶來用戶,每個行業用戶的價值就更不一樣。”唐彬說,“國外的支付公司走得比這還深。”
以PayPal的業務為例,它的網上支付主要分為四個環節:中端、交換器、買賣處理器、清算和結算。其中只有清算和結算是支付業務,需要連接到銀行處理器,這部分業務將來可以免費;另外三項則全是數據業務,是真正的增值業務,獲得了信息以及交易細節。這種業務結構,正是未來網上支付的縮影,將由免費的基礎業務與收費的數據增值業務關聯形成。
第三方支付做到這個階段已經不再是銀行的工具了,相反,金融已成為了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工具。
在銀行與互聯網公司的角色完成互換之時,互聯網公司開始憑著自己的數據利器,進軍貸款業務。2010年6月,阿里旗下兩家小額貸款公司成立。幾個月后,中國建設銀行與阿里巴巴搞了四年的合作宣布解散。 上一頁1 23 下一頁
推薦閱讀
“互聯網女王”的米克爾在報道中表示,全球13%的互聯網流量都來自移動設備,而在兩年前,這一數字僅有4%。而在印度,移動設備產生的互聯網流量已經達到了60%,而桌面設備的流量則下滑至了40%。 12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互聯網金融將瓦解銀行 數據比貨幣更重要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