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消息,海南電信和海南聯通于11月份相繼更換總經理,已引發人們對攜號轉網政策的思考,這個已實施近兩年的政策不但沒有改變海南通信業的格局,反而日益被遺忘,而其根源在于申請攜號轉網的成功概率太低,導致愿意再申請的用戶越來越少。
海南試點每月低至幾百人申請
近日發生的海南電信和海南聯通更換總經理已經徹底澆滅了業內對攜號轉網的熱情,從實際上看,兩家運營商的省公司總經理在半個月內相繼離開,這種情況也許是巧合,但業內普遍認為,如果攜號轉網試點在海南能順利實施,情況也許將改變,畢竟剛離任的海南電信原總經理王宏只上任了兩年多,而他的前任靳東濱更是在任只有一年多,這么快地速度更換省公司負責人,在中國電信內部并不多見。
在海南的市場經營環境中,海南電信和海南聯通加起來也遠敵不過海南移動,這原本很正常,但原本被寄予厚望的攜號轉網政策也基本未發揮平衡市場的作用,這令業內沒想到。
攜號轉網,也稱作號碼可攜帶,就是一家移動電信運營商的用戶,無需改變自己的手機號碼,就能轉而成為另一家運營商的用戶。
天津、海南是于2010年11月22日零時正式實行攜號轉網。據悉,為照顧中國移動的TD-SCDMA既有用戶不離網,政策規定,天津、海南兩地的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2G、3G用戶和中國移動的2G用戶可以攜帶號碼轉移到中國移動的TD-SCDMA網上,中國移動的TD-SCDMA專用號段157/188用戶不能攜帶號碼轉移到其它網絡。
不同的是,在天津,實行雙向轉網政策,即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2G、3G用戶和中國移動的2G用戶相互之間可以攜號轉網。而在海南則執行單向轉網政策,即中國移動的2G用戶可以攜帶號碼轉移到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2G用戶則不可以攜號轉至中國移動2G網絡。
但是,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攜號轉網的申請率已經幾乎可忽略不記。以今年6月份為例,在海南,申請從移動攜至電信的共計325次,審核通過率為45.85%,生效用戶149戶。申請從移動攜出至聯通的共計203次,審核通過率為47.29%,生效用戶96戶。
相比海南800萬人口來說,每月幾百人次的申請量顯示攜號轉網幾乎被人淡忘。
申請通過率越來越低
果真是沒有人愿意申請攜號轉網嗎?顯然不是。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相關專家介紹,天津海南現場試驗啟動后,半年內共收到申請50萬次,咨詢14萬次。即便今年6月份,津瓊兩地攜號轉網業務申請的用戶數也達51172戶。
不過,結果非常不令人樂觀,即轉網成功率低,據悉,截止去年5月,該政策試點半年后,兩地總共只有48327人成功轉網,不到申請人數的十分之一。
今年年初工信部公布數據則顯示,自2010年11月22日開始在天津、海南試點移動攜號轉網政策以來,共有158631個用戶提出了攜號轉網的申請,其中58260個用戶實現了攜轉。從天津和海南的試點情況分析,兩地超過1800萬手機用戶中,提出攜轉申請的用戶不到1%,申請之后的攜轉成功率也只有36.7%。
而今年6月,在天津申請從電信攜入移動的共計5459次,審核通過率為0.48%,生效用戶26戶。申請從聯通攜入移動的共計32185次,審核通過率為0.65%,生效用戶290戶。申請從移動攜出至電信的共計598次,審核通過率為11.2%,生效用戶67戶。從移動攜出至聯通的共計12402次,審核通過率為5.71%,生效用戶708戶。
由此可見,攜號轉網的成功率是越來越低,今年的審核通過率遠低于去年。
仍有巨大需求
那到底是這項試點政策不合理還是別的原因導致攜號轉網幾近失敗呢?
投行中金的報告認為,攜號轉網從商業角度而言是合理的。實施攜號轉網被認為是能使消費者、國家和電信行業三方都受益的舉措。號碼可攜帶既有利于消費者,也有利于優化市場結構,通過市場的管制措施,實現有效競爭,提高消費者福利。
對消費者來說,號碼攜帶可以減少用戶的轉網成本。對國家來說,號碼攜帶能節約號碼資源。號碼攜帶可以打破現有電信運營商的優勢地位,從而促進市場競爭,優化市場結構。實施號碼攜帶后,號碼資源通常由第三方集中管理,也節約了社會資源。
由此可見,目前在國內大規模推廣攜號轉網,雖然還面臨著一些困難,但在商業上合理、技術上可行、成本上可控,是利國利民利行業的重要舉措。問題主要是審核通過率過低,嚴重壓制了用戶的熱情。
推薦閱讀
該公司運營的一款網絡游戲注冊用戶超千萬,每天在線用戶50余萬人。從2012年4月至6月底,該款網絡游戲數千用戶的賬號及密碼被盜,賬號中游戲幣及裝備被洗劫一空,報警時被盜用戶的數量還在增加。 網游玩家遭遇盜號、裝>>>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攜號轉網試點漸遭淡忘:申請成功率引爭議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