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財富》中文版獨家采訪了華為副董事長、常務副總裁、輪值CEO徐直軍。在這個兩個多小時的采訪中,《財富》中文版編輯說徐直軍極為開放,回答了許多敏感問題。
華為的未來定位:管道體系
Q:你們提出了“云-管-端”的戰略,云現在是很熱門的概念,能否談談華為講的“云”是什么?最近兩年,你們開辟了兩項新業務,這是不是向電信運營商銷售通訊設備這個市場已經比較成熟,公司需要尋找新的業務機會的信號?
A:對云的理解每個人都不同,有人覺得是內容,有人覺得是應用,有人講的是基礎設施。
我們講的云是基礎設施,我們做數字中心解決方案,包括計算、存貯等。我們公司的優勢主要是硬件和嵌入式軟件,積累都也在這兩塊,做業務就要發揮這兩塊的優勢。我們做終端,名義上是向消費者逼近了,但我們不是做消費電子,我們的說法是做水龍頭,我們要做與網絡相聯接的、一定要消耗信息產生信息,說到底就智能手機、家庭終端,都是和網絡相關的。不跟網絡相關我們就不做。而消費電子太多了,我們還是做與通訊和網絡相關的。我們叫網絡終端,最形象的說法是水龍頭。
華為未來戰略和主要投資方向是聚焦在管道體系。我們拿中國的水系來做比喻,我們的終端是水龍頭,水龍頭一扭水就能出來。打開水龍頭不流水的終端我們不做。水龍頭更便宜,水更容易流出來,水龍頭更多,就可以把管道撐大。我們這個企業網絡就相當于支流和城市的水管網絡,這個管網做得越好,把水就收到支流上去了。移動寬帶、固定寬帶,我們就認為是長江黃河,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就相當于洞庭湖,我們骨干網解決方案這些就相當于太平洋。所以華為聚焦在做承載水的管道體系,企業業務、終端業務從嚴格意義上講也不是新業務,它們都是華為管道體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Q:能否談談未來五年華為會有哪些新變化或者說挑戰?
A:從前年開始,我們把業務展開了。原來我們業務是聚焦電信運營商,現在把業務從運營商客戶展開到既面向運營商,又面向企業行業和消費者。這是非常大的挑戰,歷史上就沒有一家電信設備提供商既面向電信運營商又面向企業、還面向消費者成功過,或者說成功也沒有太長時間。摩托羅拉曾經成功過、西門子也曾經成功過,但都時間不長。
我們要突破兩個不可能:面向電信運營商同時要把企業客戶做好基本沒有先例;然后還要做一個消費品牌,更沒有可能。愛立信把消費品牌賣掉了,阿爾卡特也賣掉了,西門子也賣掉了,摩托羅拉也拆分了。華為實際在重復走前人沒有走成功的路,我們與行業的同行現在走的方向是反的,他們是剝離掉這些業務,我們是發展這些業務。華為能不能做成功,說實在話,只有神仙才知道。但我們既然已經做了決策,面向三個客戶群來做三塊業務,那我們還是希望把它做好。目前,從展開業務之后,公司的主旋律是聚焦,聚焦一個方面是產品,方向就是管道戰略,核心還是圍繞管道來做,無論是終端業務、企業業務、固定和移動寬帶業務,還有數字解決方案等等,整個公司所有產品都要聚焦到管道上來。產品和技術上都要聚焦管道�?蛻艉蛥^域上我們也要聚焦。企業業務我們就聚焦在20多個國家和兩個區域,兩個地區就是歐洲和中國。終端業務也要區域聚焦,我們選一些量大的國家做好。因此,未來五年我們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業務范圍只會進一步聚焦,組織形態也在優化。五年以后可能收入規模會變大一點,2015年收入大概在700億美元左右。 上一頁1 2345 下一頁
推薦閱讀
沃爾瑪對1號店的投資主體因政策限制而被逐漸邊緣化,其創始人于剛和創業團隊也可能離開。這顯示出,包括沃爾瑪在內的國際零售巨頭們進入中國網絡零售業并非一帆風順,還有很長的摸索適應過程。 國際零售巨頭在華試水>>>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