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與馬云的交鋒已經不止是“雙十一”、價格戰這么簡單,馬云有支付寶,劉強東收購網銀在線;馬云有阿里金融,劉強東如今也推出自己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顯然,這對新老電商巨頭的競爭已經進入了糾纏階段。
供應鏈金融平臺出爐
“未來的競爭是供應鏈的競爭,誰在供應鏈運轉上更具效力,誰就可以占據先機。”11月27日,京東商城首席戰略官趙國慶對《華夏時報》等媒體記者表示,“通過資金流帶動整個鏈條向前流動,從而實現供應鏈的整合。”
就在收購網銀在線一個月后,京東商城在金融領域又挺進一步。11月27日當天,京東對其超過500家供應商正式公布了自己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而且還拉來中國銀行作為后盾。
京東官方消息稱,當前其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已經打造完成,這一平臺結合京東商城供應商評價系統、結算系統、票據處理系統、網上銀行及銀企互聯等電子渠道,是面向全部京東商城供應商開展一整套金融服務的綜合型金融服務平臺。
“我們今年以來已經跟京東商城的供應商開始了合作,短短幾個月我們已經進行了將近一個億的合作融資,這里面合作潛力還非常大。”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行長張金良當天透露稱。
“既然提到金融,那就包含兩個方面,肯定有融資還有投資。”京東商城金融發展部經理黃俊透露,京東的金融平臺服務中不僅包含融資還有為其供應商提供的投資服務。
“今年年初京東商城推出了供應鏈金融平臺服務,”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的助理總裁白蘭清當天進一步透露稱,神州數碼和京東商城已經在6月下旬進行過合作。“以神州數碼的信用做抵押,以京東商城的信譽做保障,降低了風險,同時增加了應收賬款的回收速度。”
復制阿里巴巴
“京東擁有商戶資源,而銀行擁有資金。此次京東與中國銀行合作的方式與此前B2B平臺-銀行的合作方式類似,京東扮演擔保人或信用信息提供者的角色,主要還是由銀行放貸。”易觀國際分析師陽驍11月27日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為,“金融服務可以作為京東自身業務的一個補充,通過收取服務費的方式盈利,這是潛在的收入增長點。”
事實上在京東之前,馬云的阿里系已經在這塊領域運營多年。
資料顯示,早在2007年6月,阿里巴巴就正式與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確定在中小企業融資領域展開戰略合作,當年這塊業務還叫“阿里貸款”。2009年6月,阿里貸款從B2B業務中拆分出來納入阿里巴巴集團,成立阿里巴巴金融事業部,負責集團旗下所有子公司平臺的融資業務。2010年3月,浙江阿里巴巴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獲批成立。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末,阿里金融已累計為超過12.9萬家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貸款總額超過260億元。2012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實現單日利息收入100萬元,以此計算一年中阿里金融的利息收入將達3.65億元。
“阿里金融一方面滿足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另一方面反哺自身業務,提升用戶黏性。”陽驍進一步分析稱,“阿里系的金融服務主要針對于阿里巴巴會員企業提供短期的融資,一方面成立阿里小貸公司放貸,使用自有資金,另一方面與銀行合作放貸,使用銀行資金,阿里扮演擔保人與信用信息提供者的角色。”
如今劉強東也盯上了馬云的金融賺錢之道。
“互聯網與金融正在逐漸融合,包括保險的網銷,P2P在線信貸以及在線融資都是金融與互聯網結合的產物。”陽驍認為,“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金融與互聯網的結合是必然的,雖然在現在的互聯網安全狀況與信用體系尚未成熟的情況下,使得金融互聯網化遇到一定的阻礙,但‘互聯網 金融’是一個趨勢。”
推薦閱讀
它本質上仍是一家優惠券公司,而這類公司的估值從來都不高。只不過,社交媒體的標簽推高了Groupon的估值,極速增長迷惑了投資者的雙眼,只有當泡沫破裂后,他們才幡然醒悟。 英國《衛報》網絡版今天撰文稱,團購鼻祖>>>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