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的亞馬遜
王漢華離開了亞馬遜。這位前亞馬遜中國區總裁在11月底離職時,并沒有給一起工作了7年的全體中國區員工發告別郵件,這不是亞馬遜的傳統。
前亞馬遜中國區總裁王漢華(新浪科技配圖)
員工似乎也沒有太關心“中國區老大”離開這件事。“調整尚未完成”是亞馬遜中國公關部拒絕接受采訪的原因,但另外一個部門的同事則表示,一年多以來,并沒有看到多大幅度的調整和重組,至少沒有影響到普通員工層面,也并沒有外界傳言的很多空降高管出現。在接受采訪的員工們看來,亞馬遜是一個“不復雜,很簡單”的公司。
亞馬遜以自己的步調緩慢穩健地在中國發展,它不顧熱火朝天的電商大戰,也從不做廣告,市場占比份額遠遠落后于天貓和后起之秀京東。因此不少評論認為王漢華在7年多的時間里喪失了很多機遇。從成果來看,他顯然更熱衷于做基本功,比如建設基礎設施,尤其是庫房和配送體系。
亞馬遜中國前市場總監金俊在接受采訪時評論說,他(王漢華)已經7年了,在跨國公司里7年不換人這已經是破紀錄。無論從市場份額還是用戶體驗、知名度上來看,在互聯網跨國公司里亞馬遜肯定是最好的,這毋庸置疑。但作為一個跨國公司在中國做互聯網、電商,有很多情況不是他能解決的。“亞馬遜是一家跨國公司,它的資本并不是來自于風險投資,它與京東的類型是不一樣的,我不清楚亞馬遜現在是否賺錢,但它虧的錢一定比京東要少。”金俊說。
意外的是,供應商得知此王漢華離開的消息,反應與員工截然不同。
與亞馬遜中國合作了超過兩年的兩家供應商,早在此前就知道了消息,卻是松了口氣。理由是,過去7年在王漢華的帶領下,亞馬遜中國完全成了一個依賴于技術和系統的公司,簡單又僵化。“其實不清楚他們到底想做平臺還是做B2C,至少現在為止更像是在用B2C的思維轉型做平臺,非常混亂。”一名供應商說。
在這兩家供應商中,有一家是在業內頗有名氣的垂直電商,不久之前其店鋪剛剛被亞馬遜中國強制關閉。該電商CEO卻在接受采訪時稱“終于松了一口氣,解脫了”。
亞馬遜的系統被公認世界一流,當年收購卓越時,全中國也找不到能與亞馬遜相提并論的系統。然而直到今天,這套系統依然搬自美國,中國區只負責維護。面對中國電商如此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這樣“僵化”的系統被供應商詬病不少。
在亞馬遜,“機器”做了所有的事情,依賴的是系統而不是人。雖然這種做法的優劣不能簡單判斷,但對供應商而言,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欠缺的。雙十一之前的兩個月,天貓的對接團隊持續幫助供應商的運營人員培訓,以求更規范化,幫助供應商如何做促銷、引流等等,各種時間節點被控制得很好,當最后天貓的負責人親自過來問還有沒有什么需要幫助時,上述供應商感嘆說:“才合作不到一年,我們的運營團隊可以說幾乎是天貓培養出來的,跟亞馬遜已經快三年了,這樣的事情卻從來沒有發生過。”
他說,“出了問題機器自動關閉店鋪,如果你要找他們的人解決問題,回答永遠是‘這個問題我們解決不了,需要報批老總級別’。”
僵化的機器
不久之前,上述知名電商在亞馬遜的店鋪被強制關閉掉。原因是,一家品牌商投訴至亞馬遜中國,此店鋪銷售的該品牌產品沒有獲得其品牌授權。對于這方面,亞馬遜在管理上非常嚴格。
但是在中國,電商沒有品牌的授權非常普遍,取得品牌的授權很困難,因此大多都是獲取經銷商或代理商的授權。“那款被投訴的產品,進貨來源也是經銷商。這是符合中國法律的,天貓承認,但亞馬遜完全不行。”
該電商CEO表示,亞馬遜如此的嚴格要求可以理解,是為了對消費者負責,但嚴格流程設置要符合實際市場情況。
在亞馬遜銷售的貨品中,一部分是亞馬遜自己采購發貨,一部分是引進的供應商店鋪。“我們發現,當供貨商的產品沒有得到品牌授權即便證明是正品,一旦被品牌投訴輕則下架重則被關店,但亞馬遜自己采購的貨品中,也有很多不是品牌直接授權,也是從經銷商或代理商進貨,卻執行了不一樣的管理標準。”上述CEO說。
他舉例說,如雅詩蘭黛的化妝品,可以搜到“由亞馬遜直接銷售和發貨”的產品,但雅詩蘭黛品牌并沒有授權。
對于賣家審批標準,亞馬遜的系統有嚴格要求,首先保證是證件齊全的注冊公司,二是通過技術和流程來監督賣家的經營行為,三是通過用戶評論和賣家評分系統進行及時評估、審查。
然而亞馬遜中國的供應商正是對這套嚴格的系統有所不滿。比如,系統統一要求供應商店鋪的差評率必須低于1%,“即100單中如果有1個差評就慘了,你最好運氣夠好超過了100單就沒事,很機械。”上述供應商解釋說。
這一套算法在美國可行,但需要更適合中國市場的靈活性。中國市場非常龐雜,顧客可能因為質量、服務等確實存在的問題給了差評,也可能因為一時情緒給了差評,甚至還有專門的惡意差評……“然而亞馬遜不會管差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只用機器算差評率,不合格機器就直接關店,人工無法更改,如果你有理由要申訴,只能層層審批。”上述供應商說。
對同樣情況,天貓相比更“靈活”的做法讓供應商們很滿意。差評不會直接導致關店,但會影響打分,而評分直接影響到店家接下來獲得的流量資源,同時會有“小二”根據店鋪的差評實際造成情況做了解并及時調整。
天貓和京東都有一個級別標準的設置,即,什么樣的級別觸及紅線給供應商一個申訴通道,什么樣的級別直接扣分,什么樣的級別罰款……
亞馬遜類似的指標設置還有“24小時回復率”,即顧客留言后商家在24小時內沒有及時回復,累計超過3次就會被亞馬遜的“機器”自動關店。對于這條政策,上述供應商則持贊同意見,表示是為了提高服務質量。
但接下來還有一條政策讓他非常頭疼。亞馬遜規定,發貨晚兩天以上達到某個比率,比如100單中有3單出現這種情況,店鋪會被“機器”自動關閉。這條完全機械化運作的算法導致的結果是,很多供貨商不敢將商品放上去,因為一旦出現意外狀況貨到晚了店鋪就毫不留情會被“機器”關閉,于是有的商家放上亞馬遜的貨品很少。同樣的情況,天貓的做法又讓供應商更滿意一些,由商家賠錢給消費者。
正因為如此,此次自己的店鋪被關掉讓上述供應商長長松了口氣,更不會再爭取重新開張。他說,“你很容易會因為一個莫名其妙的差評,或者很小的一個問題就被關店陷入死局里,可怕的是決策流程也是一堆機器,如果出現問題找他們的人解決,他們員工最常見的回復是‘這個我們解決不了,需要上報到老總級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打報告,你好像在跟機器打交道。”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經過數月的測試后,Facebook面向所有用戶推出了手機照片同步功能,可以自動將手機照片上傳到私有在線相冊。 北京時間12月1日,據外媒報道,經過數月的測試后,Facebook面向所有用戶推出了手機照片同步功能,可以自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供應商表態 王漢華執掌亞馬遜時很僵化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