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所有網貸平臺而言,壞賬的風險從來不會消失,這些風險在投資人身上,而網貸平臺承諾墊付之后,單筆借款風險被人為消除了,它去哪里了呢?積聚到平臺身上。”
國內首家網貸平臺拍拍貸原本可能運用其先發優勢迅速將對手拋在腦后。然而他們現在卻似乎陷入了窘境。
被孤立的拍拍貸
國內首家網貸平臺拍拍貸剛剛收到紅杉資本的投資,這也是除宜信而外,網貸界收到的第一筆知名風投的投資。拍拍貸CEO張俊表示不能透露具體的投資金額,但是該筆投資額大大低于此前媒體報道的2500萬美元。
就在拍拍貸剛剛傳出被知名風投紅杉資本投資之后,拍拍貸似乎并未通過這則消息“提振市場”,一些投資人仍然堅持著“投什么不投拍拍貸”的原則。
拍拍貸在網貸業內有著許多的光環——國內首家成立的網貸公司;活躍用戶數量在網貸平臺中名列前茅;由國內名校畢業生創立;得到知名風投的投資。不過,目前拍拍貸似乎陷入窘境——交易量趕不上那些后來居上的平臺,這直接導致拍拍貸的營業收入大幅落后。
作為第一家成立的網絡貸款平臺,拍拍貸本來有著巨大的先發優勢,按理來說,應該擁有巨大的交易量和眾多的粉絲。而目前的情況是,拍拍貸自己測算的每月交易量為5000萬元人民幣,第三方通過數據抓取得到的交易量是每月1500萬元左右,而晚于拍拍貸成立的幾家網站目前的月成交量都超過了1億元。
為什么2007年成立的拍拍貸原本應該擁有的先發優勢卻沒在成交量上顯現?這和一個行業規則有關——就是網貸平臺是否墊付逾期欠款。目前的網貸平臺,除了拍拍貸之外,幾乎都承諾:一旦投資者借款出現逾期,網站將墊付本息。而在主要的網貸公司中,拍拍貸是唯一一家不墊付本息的網站。
換句話說,如果把網貸過程比作在網站上購買理財產品,大多數網站提供的都是保本型產品,而拍拍貸則提供非保本產品。并且現在的情況是,非保本產品和保本產品的收益差不多,那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大量的投資人涌向承諾墊付的網貸平臺了。
網貸發展之初,2007年首家網貸平臺拍拍貸成立,其創始人致力于做一個“純粹的平臺”,平臺只充當撮合職能,而風險由投資者自行承擔。不過此后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純粹平臺”一直處于尷尬的境地,投資人只敢嘗試性地投入幾千元錢,就再也不敢追加籌碼。直至2010年紅嶺創投成立,從成立一開始紅嶺創投就承諾一旦投資人借出的款項出現逾期,便由平臺全墊付。這一措施使得紅嶺的交易量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壯大。
而更讓拍拍貸陷入被孤立境地的是,在此之后,幾乎所有的平臺都承諾墊付本金。這其中包括后來居上的人人貸,以及有著強大股東背景的中國平安旗下的陸金所和戴志康所控股的證大集團旗下的證大e貸。
“墊付”是一著好棋?
對于拍拍貸來說,不為投資人墊付甚至成為企業原則一直被貫徹,至于這一招究竟是一著臭棋還是一著好棋還沒人敢斷言。
一位拍拍貸的老投資人,在投資拍拍貸兩年多之后決定從拍拍貸“撤離”。“我現在投資很多平臺,但是從沒想過要回拍拍貸。”投資人老H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財商》。
“我從2009年開始投資拍拍貸,但是始終沒有敢多投入。我兩年時間投了4000元一直滾動,兩年來累計賺了1000元左右。2012年初產生了2000元的壞賬,但是壞賬產生半年了依然沒能收回,我從此就離開了拍拍貸。”老H告訴記者。
在老H看來:“當初我在拍拍最多就放過6000元,現在隨便都幾十萬,這就是保本和不保本的差別。”
張俊在一次記者見面會上提供的數據也能夠驗證老H的說法,據張俊透露,目前拍拍貸投資人的人均投資規模大致為2000元;而借款人的平均借款規模也較小,大致為8000~9000元人民幣。
和老H一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是網貸的首批嘗試者,通過拍拍貸認識了網貸行業,一旦他們熟悉了投資流程后就離開了拍拍貸。
說到這里,一些投資人幾乎要認為拍拍貸岌岌可危。但是另一組數據則能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通過數據分析,拍拍貸的活躍用戶數量確實是目前網貸平臺中最多的。”網貸之家負責人徐宏偉統計數據表明,拍拍貸的每月活躍用戶數超過6000人(活躍用戶指那些投過一次或者一次以上標的的投資人)。而拍拍貸的競爭對手的每月活躍用戶甚至連它的一半都不到。
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由于拍拍貸平均單筆借款規模在1萬以內,倒逼拍拍貸投資人的單筆投資金額非常小,也使得這些人自然會更加頻繁地交易。
總之拍拍貸不墊付這著棋,加上拍拍貸單筆借款規模遠遠小于其他平臺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拍拍貸的借款人、投資人都呈現出高度分散的特點。
墊付與不墊付:誰活得更遠
“其他平臺單筆貸款可能就是100萬元,所以它們的交易量理所當然地超越了拍拍貸,但是拍拍貸在平均單筆借款規模1萬以內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做到今天的交易量,說明我們積累了很多的客戶資源。”拍拍貸的品牌總監朱長城告訴記者。
其實,拍拍貸高管并不諱言“不墊付”給他們帶來的沖擊:“的確,一些投資人從拍拍貸離開,但是仍然會有很多投資人留下來了,我們一直在堅持做一個純粹的平臺。”張俊告訴記者。
而之所以讓他們堅持這么做的原因在于拍拍貸的一套經營理論——至今為止,互聯網企業中真正盈利的都是純平臺企業。這其中,聊天的平臺是騰訊;購物的平臺是淘寶。
不墊付確實讓拍拍貸損失了一些做大交易量的機會,不過這種模式的確有助于降低網站成本,并提高投資人的風險意識。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對所有網貸平臺而言,壞賬的風險從來不會消失,這些風險在投資人身上,而網貸平臺承諾墊付之后,單筆借款風險被人為消除了,它去哪里了呢?積聚到平臺身上。”
對拍拍貸來說,做一個“純平臺”才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網站運營風險。而他們試圖通過投資者教育來讓投資者自主把控風險。“一旦網貸平臺承諾墊付本息,那么投資人就會閉著眼睛投標,而所有的審核工作都讓平臺進行顯然是不可行的。”
不過,一些投資人也對這種說辭提出異議。“網站才是真正接觸借款人的,他們掌握了更多的借款人信息,并且他們比投資人更加專業,如果平臺尚不能做好審核工作,一般投資人怎么能做到呢?”老H告訴記者。
一些業內人士對網貸不墊付的模式十分悲觀。老H告訴記者:“現在的情況是,在墊付已經成為行業規則,特立獨行的拍拍貸還能堅持多久? ”
推薦閱讀
小米盒子雖未明說叫停的原因,但所有人都清楚幕后的原因。有多位視頻和電視盒行業的消息人士透露,廣電總局有關部門開始著手調查小米盒子。 【IT商業新聞網訊】(記者 賈昆侖)近日一條小米盒子暫停視頻服務的消息在>>>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網貸平臺拍拍貸被孤立 發展陷窘境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