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后,電商領域“七雄爭霸”格局初現,垂直B2C生存空間日益被擠壓。
不過,垂直電商唯品會(NYSE:VIPS)通過與品牌資源緊密結合的商業模式,業績卻逐漸向好,今年三季度首次實現單季盈利,成為垂直電商領域中的異類。
業內人士表示,垂直類B2C只要避開與平臺型電商的短兵相接,通過與線下資源結合形成自己的競爭門檻,在七雄格局下仍有發展空間。
業績拐點隱現
唯品會三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為64.1萬美元,首次實現單季盈利。
受此刺激,11月20日唯品會股價上漲至12.46美元,比3月23日上市時的發行價6.5美元上漲近100%,與上市后的最低價位4.12美元相比,漲幅超200%。
與唯品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日中國電商領域另兩家美國上市公司當當網(NYSE:DANG)和麥考林(NASDAQ:MCOX)的股價分別為4.12美元和0.577美元,而兩只股票的發行價分別為16美元和11美元。
成立于2008年的唯品會,采用“名品限時折扣模式”起家。由于最初銷售奢侈品難以獲得品牌商的授權和穩定貨源,后來唯品會逐步將戰線從“奢侈品牌”轉向“二三線品牌”,運營情況有所好轉。不過在擴張過程中,唯品會遭遇了電商領域“擴張-虧損”的行業困局,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持續虧損,凈虧損額分別達138萬美元、837萬美元和1億美元。
今年3月23日,虧損連連的唯品會“流血上市”,遭遇上市即破發的尷尬。但出乎市場意料的是,在今年電商七雄持續壓迫的情況下,唯品會卻逆勢成長。
2012年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唯品會毛利同比增加了247.8%,從去年同期的1000萬美元增加到3480萬美元,毛利率上升至22.3%。
唯品會CFO楊東皓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唯品會的毛利目前正在穩步提升。未來隨著銷售量進一步增長,公司對品牌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會進一步加強,毛利還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
此前,唯品會預計,2012財年四季度凈營收為2.35億~2.4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23%~128%,比第三季度增長51%。“我們有信心完成目標。”楊東皓表示。
奧特萊斯模式
唯品會與品牌商直接合作的銷售模式,被稱為奧特萊斯模式。
電商行業觀察人士王利陽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奧特萊斯模式在國外一直比較受歡迎,說明這種商業模式具備可持續性。他指出,消費者去其他B2C平臺大多是有購物需求時去選購,而去唯品會則是去“淘便宜”。唯品會上的商品并不固定,對消費者來說并不一定是剛性需求,但只要劃算,消費者就可能會購買,這就是“名品限時折扣模式”的特點。
據了解,唯品會采取閃購的銷售模式,因此采用了獨特的庫存管理方式。例如,品牌商與唯品會簽定銷售協議后,會將大量商品在唯品會入庫、上架,唯品會網站上會推出這一品牌的限時特價銷售頁面,待銷售周期完成后(一周左右),品牌商就會收回剩余的庫存商品,并且對退換貨提供保障。
這種模式對庫存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倉庫貨品每天快進快出、雙向流動,SKU(庫存量單位)數量龐大,這種非標準化的倉庫管理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系統支持。
“閃購看上去簡單,實際運營相當復雜,進入門檻很高。目前我們在全國擁有4個倉庫,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我們計劃到明年底將倉庫面積擴大至40萬平方米;我們擁有強大的招商團隊,保證公司進的貨能夠暢銷;另外我們還有適合于閃購模式、特別開發的IT系統等。”楊東皓說。
據介紹,目前唯品會大部分商品都有品牌商直接授權,目前有超過600家品牌商的網絡獨家銷售權。“我們還會繼續爭取提高獨家授權的比例。”楊東皓表示。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記者登錄24券網看到,網站聲明稱:“因經營業務重大調整,公司決定……暫時進入一段時間的長假期,因此,我們在未來的幾周時間內無法為您提供服務”,落款時間為10月20日。 自去年年底至今,24券團購網站的開辦單位北>>>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唯品會銷售模式存疑 或被大電商平臺復制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