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時間內積聚起超2億級的龐大用戶后,新浪微博和騰訊微信這兩大中國移動互聯網“明星”,不約而同地走上了貨幣化之路。
但家底不同,節奏有異,微博和微信的“流量變現”亦有著各自的酸甜苦辣。
微信會員卡嘗試
深圳東門的茂業百貨是深圳一家很有人氣的傳統賣場。今年,東門茂業在大促日專門做了一次“閉關銷售”,當天晚上18點至24點,只允許微信會員進入;非微信會員可以拿手機對著門口大大易拉寶上的二維碼“掃一掃”,也可加入。由于通信請求短時間過度密集,當地通信基站一度因負荷太重,瀕于“失服”。
連鎖酒店漢庭也嘗到類似的甜頭。漢庭的微信會員卡上線不到一個月,目前已累積了40多萬會員,最高的一天,有4.5萬人通過微信成為了漢庭會員。
“目前每天通過微信會員為漢庭帶來的訂單有好幾百個。”11月21日,騰訊生活電商部門負責人張穎告訴本報。
對于騰訊而言,在微信用戶于今年9月突破兩億大關之后,外界關于騰訊將怎樣從中獲利的討論也隨之興奮起來。
一直以來,中國互聯網行業都信奉“免費-圈地-規模-變現”的生存法則,認為“有了用戶和流量,就不愁商業模式”。
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迄今為止尚未出現真正規模盈利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甚至連百度CEO李彥宏都對移動互聯網拋出了“酒駕論”,稱“很刺激也很危險,每個人都覺得很興奮,但是沒有想到掙錢很難”。
這種現狀也讓業界對新浪微博和騰訊微信這兩大明星產品,投以期待,并同時在心中打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它們到底能不能找到好的盈利模式?
就目前來看,騰訊微信在商業化上真正讓外界看到的方式,是電子會員卡。據張穎透露,目前已經有1000多個商家開展了微信會員卡運營,基本上都是中高端品牌。
“我們也在嘗試微信盈利的探索,包括在電子會員卡上,但目前盈利還不是我們主要考慮的問題。”張穎表示,現階段微信會員卡并不急于擴大商戶規模,要在進一步摸清用戶和商家需求的基礎上,做好使用體驗。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CEO馬化騰稱,微信二維碼是未來線上線下的一個關鍵入口。
變現能力尚弱
“微信還在砸錢階段,沒有盈利壓力。”移動互聯網專家、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與騰訊微信在O2O(從線上到線下)的不緊不慢相比,注冊用戶數突破4億的新浪微博,在商業化上顯得更加急迫。
張毅表示,在騰訊內部,微信是作為一個面向未來的種子業務存在,而且作為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的騰訊,具有極強的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與之相比,新浪的收入來源比較單一。
騰訊在11月14日發布的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的財季,騰訊公司總收入115.65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4.3%;凈利潤32.2億元,同比增31.6%。
至于新浪,其無論是營收規模還是增長幅度上,都無法與騰訊相提并論。財報顯示,新浪第三季度的總營收為1.52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在凈利潤方面,新浪三季度雖然與去年同期虧損3.363億美元相比,實現扭虧,但凈利潤僅為990萬美元。
新浪在微博上的巨額投入,對其盈利能力形成了嚴重的沖擊。即便對于目前微博商業化開展較好的廣告而言,發展前路也不順暢。 新浪CEO曹國偉曾坦承,新浪傳統的門戶廣告與微博廣告之間存在相互蠶食的情況。
張毅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新浪微博對于商業化有些“志在必得”。
早在去年,新浪CEO曹國偉就公布了微博商業化的六大模式:互動精準廣告、社交游戲、實時搜索、無線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以及數字內容收費等。
今年年初,新浪成立了微博商業化運營部門,并著手研發精準廣告系統。
6月18日,為盡快將流量變現為收入,新浪微博正式推出收費會員服務,用戶每月繳納10元會員費,即可獲得個性化設置、賬號安全、語音微博等特權服務。
商業化問題
張毅認為,盡管新浪微博的商業化探索已經有一年多,但總體來看,走得并不順利。
“自媒體是嘗新鮮的東西,熱度一過,用戶的依賴度就會下降。”張毅認為,從普通用戶而言,大部分微博的粉絲不超過100個,自媒體不是硬需求;而大V現在的發言也有越來越少的趨勢。
在張毅看來,新浪微博通過名人手段迅速爆紅,但也因此離社交屬性越來越遠。
一位知名電商企業的副總裁對記者表示,其所在的公司沒有把新浪微博作為提升銷售的渠道,而是把它作為線上客服,“去做一些品牌覆蓋”。
而據其了解,去年,京東商城每月投放在新浪微博上的推廣費用在100萬左右,其中90%花在新浪官方廣告平臺,10%用于與第三方微博營銷公司合作;但今年這個比例倒過來了,與新浪官方合作的推廣投入只占10%。
“新浪微博的廣告營銷功能沒有那么強,用戶上微博并不是為了去買東西。”該電商人士表示,而微博在品牌廣告上可以展示的空間,以及可銷售的空間,也比較有限。
至于游戲推廣,張毅也認為,新浪微博也比較尷尬。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新浪微博登陸場景有65%-70%來自于移動端,而手機游戲最主要的消費群是具有典型的“三低”(低學歷、低年齡、低收入)特點,這與新浪微博的用戶群并不吻合。
這就造成了游戲廠商在新浪微博上推廣,不能獲得理想的轉化率。
根據新浪今年三季度財報,收入方面,新浪微博廣告收入約2000萬美元,僅占新浪廣告收入的16%。
那下一步,新浪微博是否能與諸如阿里這樣的電商平臺,在導入用戶流量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前者的社交基因和后者的電商優勢,充分糅合,成為關注焦點,也或成為新浪微博商業化的關鍵。
推薦閱讀
11月23日早間熱點,黃光裕再開庭未宣判,舉證責任分配爭議焦點;天貓數據出錯致超賣,賠償細則出臺;AMD遭雙重夾擊全球再裁員:波及中國市場;工信部調查360瀏覽器隱私結論:用戶允許;諾基亞新品今日在香港接受預定>>>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微博微信嘗試貨幣化:目前變現能力尚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09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