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關于數字音樂下載是否應該收費的話題引發業內外熱議,很多人認為,付費下載會讓原創音樂人的汗水不白流,唱片業也就有救了。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唱片業人士卻對數字音樂付費下載持悲觀論調。在他們看來,數字音樂不管收費與否,都不是挽救唱片業最核心的因素。“拯救音樂產業,關鍵在于音樂產業鏈條的分賬模式是否可以得到優化。在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各大音樂網站或者是電信運營商面前,唱片業分賬比例低至2%-3%,這才是導致音樂創作者窮困潦倒、唱片業人士紛紛轉行的原因。”合理調整產業鏈分賬比例,是拯救音樂產業的命門。
音樂版權人收入僅占分成2%
據了解,音樂版權目前主要的分賬途徑來自兩大塊:一是騰訊、百度這樣的互聯網渠道商;二是聯通、移動等彩鈴下載的電信運營方。
在互聯網渠道商方面,雙方一般的分賬比例為互聯網渠道商占98%、音樂版權方占2%,處于絕對劣勢;而在移動運營商方面,主要的彩鈴下載業務雙方分賬達到五五分成,看似比例可觀,但受制于分賬透明性不夠、業務量較少等原因,唱片業實際獲利遠遠低于這一比例。有業內人士曾經綜合估算,唱片業整體的分賬比例不會超過3%。
據了解,在日本、韓國等國家,音樂版權方在分賬中所占比例甚至能夠達到90%;在歐美,唱片業的分賬比例也普遍超過70%。對于不公的分賬比例,原太合麥田CEO宋柯就曾多次表示過“不滿”和“抗議”。他曾發微博抱怨:“大哥們,(電影)院線隱瞞完票房,內容方都能拿25%分賬,您還不滿足?音樂渠道商光明正大地只給內容方不到3%,這才叫苦逼。”
飛行者唱片公司總裁曾宇向記者表示,在現有的產業環境下,國內唱片業要拿到超過70%的分賬比例,才能保證“體面”地活下去,網站以及電信運營等渠道方拿30%的分賬比例比較合理。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唱片業與網站和電信運營商達到7:3的分成比例,是業內廣泛認同的分賬模式,中唱藝能(北京)音樂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思齊和資深音樂人鐘聲也不約而同地認為,這是業內希望達到的最完美的分賬比例。
盡管業內看法一致,但對于是否能夠實現這一分賬比例,似乎沒有人真正看好。曾宇直接向記者表示,這近乎于完美的分賬比例只能是“天上的星星,看得見夠不著”。真金白銀的利益面前,又有誰肯讓步?他自嘲道:“就3%這樣一個卑微的分賬比例,我們不還是活著嗎?只不過,我們以后不會過多地再做唱片了,而是會更多地轉向做現場演出和音樂培訓學校。”
宋柯也并不期待真正實現7:3的完美分賬比例。“盡管每家唱片公司的實力不一樣,各家與渠道方談判時真正拿到的分賬比例也不一樣。但音樂行業分賬比例的底線是必須唱片業拿到40%的分賬比例,音樂才能夠維持下去。”宋柯向記者強調。
行業處弱勢導致話語權缺失
事實上,在不少業內人士眼里,造成唱片業與網站、電信運營商分賬比例大尺度失衡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唱片業本身處于弱勢。 上一頁1 2 下一頁
推薦閱讀
唯品會在壓縮成本支出方面亦使出渾身解數。三季度運營支出盡管由于規模的擴大從去年同期的2740萬美元增長到3800萬美元,但運營支出占總營收的比例卻從去年同期的52.2%以及上一季度的25.9%,下降到24.4%。 春種秋收。>>>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音樂版權人收入僅占分成2% 行業處弱勢導致話語權缺失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0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