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副總裁吳聲,這次聲音有點大了。
與凡客體和跳槽京東相比,吳聲這個做公關出身的著名經理人,現在需要對自己的危機進行公關,事情的諷刺意味十足。
10月18日,《一個神秘包裹牽出的真相:京東副總裁的“食京”生意鏈》文章稱,吳聲利用自己的職務便利,以參股或由他人代持等形式,圍繞京東構筑了一系列企業,形成了以自己分管的業務為中心的寄生于京東的企業,甚至還參股一些與京東有競爭關系的企業,通過業務分包等形式,將自己的權力變現。
事起蹊蹺,9月7日,一個自稱吳聲前妻的人,將一個匿名郵包遞到該報社,而包裹里有吳聲與“合作伙伴”合謀的一系列證據。而在吳的合作伙伴中,申音、羅振宇等幾個公關界“名人”位列其間。
事發后,據媒體調查,9月13日,吳聲在京東“消失”,但想于“無聲”中結束“食京鏈”事件的吳聲,隨著眾多媒體的跟進而無法“無聲”了,他于10月18日11時42分發表微博表示,“對于某媒體的不實報道,我將保留法律訴訟的權利。我也相信幕后指使者必將受到良心的譴責。”申音隨后也于21時36分發表微博,稱“今天的互聯網沒有秘密,沒有曲直,沒有黑白,你在消費別人,別人也在消費你。我和羅振宇兄夜觀天象,只看到某些濫用‘合法傷害權’和‘輿論審判權’的傳統媒體正在走向沒落,我們一直主張的社會化傳播和自媒體道路正在這樣一個血色黎明中噴薄而出,戰斗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今夜就是這個起點,槍響了!”
一批所謂的“公關精英”們,這次需要對自己的“危機”進行公關了。
其實,很多互聯網企業的公關負責人,往往與企業外部的公關公司形成利益鏈條,這次媒體報道的吳聲的利益鏈條,只是一些企業公關中的普遍現象而已。對于行業內的人而言,這種權力尋租的事件,是行業心知肚明的事情。
不知從何時起,中國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將企業形象的提升寄托于“公關”這一手段,一些企業領導人長期以來借助微博等社交平臺,通過不斷互相攻擊來抬升自己和企業的知名度,這是一種低成本的營銷宣傳方式,而各互聯網企業的公關負責人,往往身為企業的總監甚至副總裁級別的高管,這也顯示出互聯網企業對于公關的重視。
而所謂的互聯網媒體或新媒體,在不具備新聞發布權,甚至無法受到新聞主管部門監管的前提下,從業人員無法得到新聞行業基礎性的業務教育并養成職業道德,在企業尋求迅速成名的巨大壓力上,互聯網媒體及公關機構合謀,以攻擊對手為手段,更多的時候以虛假和謊言為“猛料”,在互聯網上四處“拉屎撒尿”,公關行為逐步走向娛樂化、謊言化,整個公關行業變成了一個完全不同于國際公關的“怪胎”,在此環境中,公關從業人員也變得沒有底線,不受道德約束,從說謊發展到與公關公司合謀,與媒體合謀,共同以非正當手段建立雇主體外,又寄生于雇主的特殊行當。
而吳聲的“食京鏈”的曝光,僅僅是這個行業里一個偶然因離婚案這一“蘿卜”帶出的“泥”而已,更多,更廣泛的體外循環,仍然在互聯網企業追求“公關創造奇跡”的潮流下潛行,如果企業不從根本上認識到提供核心的競爭力,而只靠“公關”力量來提高企業的認知度,那么這種利益尋租的現象就不可能減少。京東號稱是內審非常嚴格的企業,仍然有如此大的寄生企業存在,對于其他內審機制不嚴格的企業,其現狀可想而知。
吳聲“食京鏈”事件,是中國公關行業惡行發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結果,如果不是吳聲,也會有“張聲”、“王聲”出現。
推薦閱讀
雙十一都猜測是電商大戰,為什么這次行業相對815更安靜很多,我相信這樣的點現象代表電商行業正在不斷變化中逐步回歸理性,回歸零售的本質。 2012年11月6日-7日,第七屆艾瑞年度高峰會議于上海嘉里中心大酒店盛大啟幕>>>詳細閱讀
本文標題:“食京鏈”:公關的另一種面目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0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