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全球在線招聘巨頭Monster業績由盈轉虧,出售旗下全資子公司中華英才網的決定被敲定。被收購的四年中,中華英才網被擠出中國市場行業前十名。日益邊緣化的境況和連年虧損讓它成為Monster不能負擔之重。與此同時,在多位招聘網站、分類信息網站的CEO們看來,國內公司接盤中華英才網的可能性并不大。
Monster的大包袱
在業績由盈轉虧和營收連續下滑的現實面前,Monster這個全球在線招聘大家伙不得不開始革自己的命。在經歷了半年多的權衡后,Monster最終沒有選擇整體出售公司,而是宣布了一項重組計劃。計劃的核心內容之一,是出售旗下全資子公司中華英才網。這一計劃宣布后,Monster股價當日開盤即飆升17.3%。
三季度,Monster凈虧1.9億美元,相較于二季度的凈利500萬美元由盈轉虧。這也是Monster自2011年一季度扭虧后再度陷入財務虧損。歐美就業市場的疲軟以及LinkedIn等社交網站的競爭,讓Monster的業績每況愈下。財報顯示,Monster今年三個季度的營收分別為2.46億美元、2.37億美元和2.22億美元,同比和環比均出現輕微下滑。
而本季,以中華英才網為主的中國業務的非現金資產減值開支和遞延稅資產減記達到2.25億美元,超過Monster三季度的營收總額。這意味著,中華英才網正在成為Monster沉重的財務負擔。一向習慣以收購擴展國際市場的Monster選擇放棄中國業務。
中華英才網四年下坡路
2008年10月,Monster以1.74億美元現金收購中華英才網剩余55%的股份,使后者成為其全資子公司。按照2007年的全年營收規模排位,中華英才網是當時的行業第二,第一名為前程無憂、第三名為智聯招聘。而如今,根據互聯網數據研究機構Hitwise的報告,中華英才網的周訪問量已跌出行業前十。
Alexa的數據也顯示,前程無憂與智聯招聘在國內的流量排名分別為55和74位,而中華英才網已落至262位。從2010年底至今,中華英才網的流量全球排名下降了近1000位。
四年中,中華英才網的財務狀況也一直處于焦灼中。
從前程無憂和智聯招聘的業績狀況看,國內招聘行業已經逐步邁入盈利階段。
2004年9月上市的前程無憂成為國內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登陸納斯達克的招聘網站。自上市后,前程無憂一直處于盈利狀態。而智聯招聘母公司Seek的財報也顯示,智聯招聘在2011年成功扭虧為盈。
而中華英才網的境況似乎有點糟糕。
2008年,Monster披露的中華英才網虧損額達1.75億元。根據i美股的報道,2012年三季度,Monster財報中計入的來自中華英才網的虧損則達到了2.33億美元。此外,本季中華英才網為主的中國業務營收為860萬美元。前程無憂同一季度的營收規模則達5950萬美元,這意味著,四年過后,中華英才網的營收規模已經不及前程無憂的15%。
獵聘網CEO戴科彬認為,中華英才網被收購后,公司的團隊管理和網站設計、運作均向Monster的美式制度靠攏,這使得其在本土化出現問題。例如,和2008年以前的大筆資金砸品牌廣告相比,被收購后的中華英才網在品牌宣傳上變得相當保守。
如今回看,2011年的電商廣告戰幾乎是2006年招聘網站廣告戰的翻版。2006年,中華英才網、智聯招聘展開品牌宣傳大戰。中華英才網與央視聯辦《贏在中國》,投入的金額傳聞在5000萬左右。此外,中華英才網還贊助了央視的熱門節目《我愛世界杯》。而智聯招聘也與央視合作《絕對挑戰》,跟中華英才網形成對抗之勢。
趕集網CEO楊浩涌則認為,一個垂直領域一般能容納兩家大公司,對于行業第三的公司來說,出售是合理的選擇。
國內接盤者是誰?
Monster并未透露更多出售計劃的細節,目前也并不清楚哪些機構有意接手中華英才網。但在多位招聘網站、分類信息網站的CEO們看來,國內公司接盤中華英才網的可能性并不大。
戴科彬認為,線下招聘被網絡招聘取代是不可逆的趨勢,因此國內網絡招聘行業前景仍舊十分明朗。考慮到這個因素,前程無憂、智聯等國內排名前列的招聘網站都有可能接手中華英才網。但是,由于中華英才網在被收購的四年中遺留下太多管理、產品設計和運營問題,因此收購將面臨很多后續整合問題。
而同樣已將招聘業務做的風生水起的分類信息網站則對接手中華英才網幾乎毫無興趣。58同城副總裁李健和趕集網CEO楊浩涌都明確表示,由于用戶群定位的差異,公司完全沒有必要接手中華英才網。58同城和趕集網的招聘板塊均定位于藍領階層,而中華英才網等專業招聘網站都將目標鎖定在城市白領及以上的職場群體。
另一個事實是,目前58同城和趕集網都處于虧損狀態。因此接手中華英才網對于兩家公司來說,也有點力不從心。
對于競爭對手的再次被出售,智聯招聘表示不方便置評。
新浪科技就此事指點中華英才網產品及項目管理總監曹文韜,對方以在國外為由表示謝絕了采訪。
推薦閱讀
有分析師認為,蘋果最缺乏粘度,如果想保持其領先地位,就必須推出酷炫的新產品。而對于亞馬遜、Facebook或谷歌來說,即使它們沒有任何創新產品,競爭對手都很難撼動它們的地位。 北京時間11月1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詳細閱讀
地址:http://www.xglongwei.com/a/guandian/yejie/20121229/110652.html